雖然LG在國內市場的存在感并沒有三星那么高,但剛剛上市的LG G5仍然被視作是三星S7的有力競爭對手。再加上LG G5堅持可拆卸電池的設計,并且在外觀上有了新的創新,也讓這款手機成為了不少用戶的選擇。
G5是模塊化概念的先行者
手機設計再思考
模塊化概念不但讓G5在功能上得到了躍升,還大大延長了它的生命周期,隨著時間推移,相信LG還會推出更多有趣的模塊。此外,模塊化概念也是設計師對當下流行的一體化機身設計的再思考,僅在換電池一項上G5這種設計就值得人們點贊,它比現有的厚重充電寶和丑陋充電殼好的太多了。
其實G5在 MWC亮相后,LG就已經大獲全勝。該機在展會上大殺四方,吸引了各界的目光,它不但拿下了主辦方評選的年度最佳智能手機,還搶走了不少Galaxy S7的風頭。此外,它也讓人們重新審視這些年來手機設計的發展,難道極致輕薄就是好嗎?到底實用和美觀哪個才是最重要的呢?
外觀返璞歸真
當我第一次見到G5時,并沒有發現原來LG旗艦機型的影子。它去掉了原本LG在設計上的陋習,如炫耀性的設計、各種怪異曲線的運用和大塑料外殼。G5這次使用了全金屬外殼,屏幕降至5.3英寸,因此它的體積也大大縮小。但在這嬌小的身軀里,卻藏著超強的硬件,再加上模塊化配件的助力,G5在性能上一點都不弱。不過有一點需要吐槽,那就是這些模塊的價格,首發的兩款模塊中,Hi-Fi Plus音頻模塊售價達到了149英鎊(約合人民幣1360元,都可以買個初燒播放器了),而Cam Plus相機手柄模塊在美國市場則賣到了69美元(約合人民幣445元)。
如果不安裝模塊化配件,G5整體看起來與谷歌Nexus 6P非常相像,它們同樣采用鋁合金打造,背后攝像頭也有凸起(G5是雙攝像頭),此外,機身背部都搭載了指紋識別模塊。不過有一點不同的是,G5的指紋識別模塊和Home鍵是融合在一起的,這種設計雖然精巧,但用起來副作用可不小:因為有時需要按Home鍵時其手感不清晰,你還得反過來看一下它的位置,而且其指紋解鎖速度比Home鍵反應還快,經常是都解鎖了Home鍵才反應過來,這讓人用起來十分惱火。
也許G5和Nexus 6P在外觀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寬度了。由于6P的屏幕尺寸達到了5.7英寸,因此單手握持操作很不方便,但G5就沒有這個擔憂,LG專門對其機身設計進行了人體工程學優化,因此單手用起來很舒服。
細節處理較差
雖然G5在設計上有很大的進步,但在細節問題上LG卻處理的不好,機身后部邊緣的處理會有些刮手,而且它在整體設計上與G5的可更換模塊也不夠和諧。此外,不知是不是品控問題,G5“下巴”與機身的接縫處理的也不好,拿著會有很重的異物感,恐怕強迫癥會拿著砂紙把那部分磨平吧。確實,相對于G4,G5在設計上有很大的進步,但由于模塊化概念的加入,LG在細節處理上顯得不夠周到。
其實從外形來說,G5與其他旗艦比并不出彩,但它絕對看著順眼。另外,它的賣點是模塊化設計,而不是炫目的外形,那個可換下巴才是真正的彈藥筒。與G5一同發布的共有兩個模塊,Hi-Fi Plus模塊可以大大提升音質,而Cam Plus模塊則可以很好的搭配G5的雙攝像頭系統使用。更換模塊時,你需要拆下原有的下巴并一同抽出電池,然后將電池安裝在新的模塊上再插入機身重啟。看似有些復雜,但熟練之后這一過程15秒就能搞定。不過有一點我很擔心,那就是G5電池的觸點,這么頻繁的拆裝恐怕其壽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加裝了相機手柄模塊的G5
對于喜歡機械質感的用戶來說,更換新模塊的的過程還是非常令人愉悅的,不過如果你把握不好力度和角度,恐怕這些昂貴的模塊很快就會毀在你手上。
Hi-Fi Plus音頻模塊
說了這么多,現在該詳細介紹這兩個模塊了,就從Hi-Fi Plus開始吧。這個模塊由LG與著名音響廠商B&O共同打造,它加入了32-bit DAC(解碼器)和放大器,因此比上一代Hi-Fi手機V10更加強悍,不過眼下支持這種大碼率音樂的應用還比較少。試聽之后,我發現音質這個東西還真是挺主觀的,如果搭配G5的自帶耳機,估計一般用戶都聽不出新模塊到底帶來多大的變化。但如果你換上一副素質比較高的耳機,就能明顯感受到Hi-Fi Plus模塊的威力。它在聲音的動態范圍和高低音的彈性上有明顯的強化,此外這個模塊的推力較大,因此你可以使用阻抗較大的高端耳機。總的來說,我覺得這個模塊值得一買,不過LG再次暴露了自己馬虎的毛病,這個黑色塑料打造的模塊實在太難看了,裝上它之后就好像一個帥哥穿了一雙破鞋。
相機手柄模塊有許多獨立按鍵
Cam Plus相機手柄模塊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相機手柄模塊,裝上該模塊后G5的電池容量會從2800毫安升至4000毫安,此外,相機上常見的兩段式快門、錄影鍵和變焦撥輪也都可以在手柄模塊上找到。LG做這個模塊的本意是讓單手操作變得更方便,但由于設計不夠合理,單手持機時很容易變得頭重腳輕,影響拍照體驗。此外,變焦撥輪的手感也相當一般,它檔位非常模糊,撥動時連續性也很差。不過這個手柄也不全是槽點,它與雙攝像頭系統的搭配還是挺好的,可以智能識別你到底要拍何種場景。
拍照表現也是一大亮點
除了可換下巴,我覺得G5的相機表現也是一大亮點。這套雙攝像頭系統由一顆1600萬像素攝像頭和一顆800萬像素攝像頭組成。1600萬像素那顆就來自 G4和V10,這兩款機器的強悍拍照表現可是有目共睹的。而800萬像素那顆這主要用來拍攝廣角圖片,絕對是旅行時的神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我發現G5 的雙攝像頭系統實用性非常好,它在機身縮小的情況下也沒有犧牲拍照表現,相反該機還加入了許多新功能,如機內算法可將兩顆攝像頭拍成的圖進行合成,以便呈現畫質更好的照片。不過這里需要吐槽的一點是,這顆800萬像素的攝像頭素質實在是一般,完全就是個配角。總的來說,G5的拍照實力非常令人滿意,LG也是唯一在該領域能與三星和蘋果抗衡的廠商之一,如果你是拍照達人,我推薦你把手柄模塊也買下來,至少它能增加不少電量。
G5拍照樣張
G5拍照樣張
G5拍照樣張
其實這些模塊的潛力不在于LG后期到底會不會繼續出品新的模塊,而在于它的兼容性,這些模塊就好像單反相機的鏡頭群,未來我可以換機身,但鏡頭無需更新,如果未來的G6或G7不能使用這些模塊,那么LG即使搭建出完整的模塊生態也沒有意義。此外,對于新模塊的開發,LG確實需要下功夫,首發只拿出兩個模塊確實不能令人信服。
G5的靈魂:可換“下巴”
核心硬件配置
好啦,我們可以跳出這些亮點來看看配置了,在這方面G5可以點都不弱。它搭載了5.3英寸的2K屏,顯示效果一流。此外,S7上出現的Always-On Display功能在G5上也沒有缺席,開啟該功能后,你無需點亮屏幕就能看到許多實用的關鍵信息。作為LG的旗艦,G5也用上了驍龍820處理器和 4GB RAM。該機搭載安卓6.0操作系統,支持microSD卡擴展。另外,由于優化給力,G4雖然電池較小但續航也有不錯的表現。
G5的總體表現相當均衡
總結
其實即使沒有那些模塊,G5也是一臺表現均衡的機器,完全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如果真要挑毛病,恐怕外觀設計是它最大的槽點,但這也是模塊化設計需要付出的代價。也許這也是其他廠商一直沒有嘗試這一概念的重要原因吧。其實G5的外觀也不是不能做到完美,只是要達到那種程度有些過于復雜,在成本和產能上都很難過關。
此前,LG一直在與其他廠商拼外觀,拼配置,但它們慢慢發現這條路走不通,于是才有了G5上大膽的突破,對LG來說,模塊化是 G5最大的賣點,也是G5最有趣的地方。G5誕生后,LG不再是用戶眼中三星的韓國小弟,而是一家個性鮮明的廠商。在與S7的競爭中,G5通過一系列創新拿到了一定優勢,但從整體上來說,它與S7依然不是一個級別的產品,G5很有趣,但如果要二選一的話,它還是會輸給S7.
LG G5是模塊化手機的一次勇敢嘗試,如果LG能夠在模塊化設計繼續下功夫,持續推出更多模塊化手機產品,對于智能手機行業也是一件大好事。
注:更多精彩教程請關注CUOxin.COM手機教程欄目,CUOxin.COM手機數碼群:296605639歡迎你的加入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