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這個職業也是很熱門的,得到不少玩家的偏愛(法師簡稱AP),游戲中法師多數都是女性英雄,當然,游戲中的英雄動畫色彩和人物效果、語音深受女孩的喜歡,有不少女孩玩家。要想玩好法師就得了解每個法師英雄的附文和裝備,還有她的技能。今天主要討論下法師出裝,出完鞋子要出什么裝?同樣是高玩群體,大神出裝總是主流裝備,而“職業”卻好像賦予了這套出裝一種難以被否定的話語權。其實兩者出裝都是毫無問題的出裝,要談誰更好就得看具體對局。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回響之杖與痛苦面具之間的深度解析,閱讀完畢后再也不用糾結應該出什么裝備了

首先我們得知道法術傷害的構成:
傷害=(技能基礎傷害+法術強度×法術加成+裝備加成效果)×(1-魔免)
X=[(魔抗-法穿數值)×百分比法穿]
魔免=X÷(602+X)
①法強
回響之杖法強比痛苦面具多140,但這些法強加的傷害卻不是140,如果一個技能法術加成只有10%,那么出回響之杖就只比面具高14傷害。可如果加成達到200%,那出回響比面具高280。
并且,回響的傷害會隨著法術強度的提升而提升,所以第一個決定因素是就是技能的法術加成效果,技能法術加成越高,出回響之杖帶來的收益就越高。
②法穿:
魔免這一條公式,如果你對數學模型比較敏感的話,你就能理解這個魔免帶來的性價比。我說一段數據:
1點魔抗=0.00166魔免1×10=10點魔抗=0.01633魔免10×10=100點魔抗=0.14245魔免100×2=200點魔抗=0.24937魔免...
魔抗越高,每點的魔抗帶來的抗性收益就越低。所以前期在大家只有基礎魔抗情況下,具體法穿數值的收益就比法強高。前期面具的75穿透效果,配合法穿銘文,可以打出近乎真傷效果。
所以這75點魔抗可以提供的傷害是技能總傷害的75×0.0016×100%=0.12%,如果你前期一個技能1000傷害,這個75穿透就能多給你提供120傷害。
③裝備屬性加成:
一個是小范圍觸發100+0.3x法強傷害另一個可以技能范圍內多個目標當前生命值得8%。
范圍這一點值得一說,回響就是一個小范圍爆炸,大家都懂。
我講講面具,我們看看這兩張圖:


同樣是出了面具,楊玉環1技能3個單位都能觸發面具被動,但王昭君的卻是能觸發一個。
經過測試,妲己、甄姬、小喬等等很多法師都能觸發多個目標,但很多像王昭君、干將、司馬懿卻不能。
這里面門道也被筆者摸清:一次技能內,先后命中的所有目標都可以觸發面具被動,但如果是一次性命中所有目標則只能觸發一次。
其次是頻率問題,一個是5秒一次,一個是2秒一次。如果你玩扁鵲、周瑜之類的持續傷害型英雄,如果出回響只能觸發一次效果,也一但出面具就能2.5次,10s下來回響觸發兩次,面具都觸發5次了。
這就很明顯區分兩者:爆發型法師出回響,持續傷害型法師出面具
最后傷害問題,其實也很容易理解。
一個是固定數值,受法術強度影響。一個是看敵方當前血量,受敵方當前血量影響。
假如敵方當前生命5000血,回響只能造成100+0.3x法強≈200傷害,但面具可以造成400。
可是如果對面只剩1000血,回響還是造成200,但面具只剩80。
這就說明,你的擊殺目標對象很重要。如果你玩的是法刺、秒法之類的法師,你的目標大多是敵方脆皮,所以回響是比面具的意義要大的。
最后解答為什么職業選手這么鐘愛于面具。
在職業聯賽的前中期,法師多以清線、發育和消耗壓制敵方血線為主,職業聯賽單殺雙方法師血拼造成單殺基本上百年難得一見。
并且消耗的對象也大多是前排探視野的輔助,突進的半肉戰士。
法師幾乎沒有任何能力觸碰到出于殘血的脆皮。大多數都是健康血線以上甚至是滿血狀態下的敵方,雙方試探頻繁,面具傷害帶來的收益遠遠比回響之杖大得多得多得多。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不要用職業聯賽標準來衡量路人局。
沒有一層不變的出裝,面具、回響到底哪個先出還得看實際情況,只要你知曉這兩件裝備的特性,那么無論什么情況都可以選擇最優出裝方式。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