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國人對于更換手機依舊樂此不疲,那么在購買新手機的時候哪些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呢?
今天,新浪數據分析欄目《灼見》為我們帶來一份調查報告。其中收錄了來自全國各地,覆蓋多個收入層次和年齡段用戶的18535份問卷結果(詳細圖文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調研的女性用戶比例并不高(男性用戶比97%,女性占比3%),但如果將男女用戶的選擇分開來對比看的話,性別的差異并不大,兩部分趨勢基本一致,所以本分析主要按年代來劃分。
60后看續航屏幕 90后看重續航
手機存儲空間,屏幕大小,以及4G,成了用戶最看重的地方。

這并不是意外。手機屏幕是用戶的第一感官,當智能手機得到普及后,很多年長用戶跨過PC直接進入手機時代,對他們來說,PC是一直沒有完全掌控的東西,而從諾基亞時代走過來之后,手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代了電腦的位置,所以屏幕成了重點。
但這并不能完全說明年長用戶比年輕用戶更看重大屏幕這個因素,因為我們設置了有限的選項,更多的90后認為上一臺手機最大的問題是“玩游戲不夠順暢”,這個占比的上升會導致別的占比下降。
按年齡看,1969年以前出生的用戶三大不滿意的功能是內存太小、屏幕太小、不支持4G,而90后用戶的三大不滿意功能是存儲空間太小、電池不行、玩游戲時不暢順。
具體到各品牌,人們對幾個品牌表達的主要問題涵蓋了電池續航短這個問題;只是在某些品牌略有不同,例如蘋果,因為去年9月才發布大屏手機,所以很多人的怨念在于:屏幕太小,不支持4G。
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無論是按年齡還是品牌分析“音樂效果不夠滿意”這個選項都占比很低。這并非手機廠商們沒有向這個功能點努力,而是相比屏幕或是電力這種明顯的問題,音質并不是一個明顯的區別。
用手機聽歌的人不在少數,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聽出手機音質好壞的差別,一方面是手機聽音樂的使用場景(例如公交地鐵上)限制了人們的分辨水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音質”這個范疇本身就是個小眾的選題,對很多人來說,它的愉悅感并不如一快大屏幕來的直接。

上網、微博微信、拍照是全民最愛

除了電話短信這些基本通訊功能。手機正在越來越多的扮演其他角色,上網;玩微博、微信;拍照、錄像是用戶用手機最主要的三大方面功能;這三大類功能雖然在各年齡受歡迎程度數字有所區別,但整體趨勢基本一致。
60后喜愛用手機進行上網瀏覽、導航、炒股這些活動,這是移動互聯網和app大發展造就的特殊狀況,而用手機拍照,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在用微博或微信等方面,各個年齡段的數據差別到并不如拍照那么大。
年輕人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用手機聽音樂、看電影以及玩游戲方面。70后則是最喜歡在手機上閱讀電子書的一群人。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