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無線充電技術能夠很好地與家居物品相結合,而這一生活用品的價格也不會因為加入這一技術而變得過分高昂的話,家居環境充電無線化的愿景就能較早到來。而其與公共場合下無線充電設施建設同步發力的話,無線充電的便民和普及之路就將在不久之后到來。
針對智能手機等民用設備的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出現有好些年份了。
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市面上的不少電動牙刷就已經具備了無線充電的能力。而手機領域的無線充電應用,最早是在 2009 年由 Palm 推出的 Touchstone 無線充電器。其后,Lumia 920、Nexus 5、三星 Galaxy S6 等主流旗艦機均支持這一新興的充電技術。

剛買 Nexus 5 時,筆者也曾玩過搭配販售的第三方無線充電器。一番體驗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充電墊對手機位置擺放的要求極為嚴格,稍有偏差就有可能斷開。這款國產 Nexus 5 “專屬”無線充電器的工作效率相較有線充電也慢了不少。玩了幾次之后,也打不起用它來充電的興趣了。遂束之高閣,現在竟也找不到放哪去了。
需要強調的是,官方出品的配對無線充電器可能會比我的第三方充電器在品質、效率等方面好一些,不過其身價就頗為不菲了。
兩年之后,無線充電方興未艾,其民用普及化之路看似依舊遙遙無期。
除過售價高昂(例如三星官方出品的國行 S6 環形無線充電器售價 298 元)外,無線充電技術始終沒有一個通行標準也是制約其更大發展的重要原因。如同其他新興標準,涉足其中的各家廠商都希望建立自己的無線充電標準,從而在未來獨享這一極具潛力的龐大市場。
目前來看,無線充電標準主要分為 Qi、PMA 和 A4WP 這三種。
無線充電聯盟( WPC )制定的 Qi 標準獲得了最為廣泛的支持,包括三星、索尼、HTC、LG 等手機廠商。而 PMA 標準同樣擁有大量支持者,以上巨頭公司出品的多款手機也支持這一標準;例如三星 S6 不只支持 Qi,也支持 PMA 標準。A4WP 的 Rezence 標準則作為新興的無線充電技術在目前鮮有實際產品問世;不過其采用了更先進的磁共振,并且擁有更遠充電距離和更強穿透性(可隔著衣服為設備充電),故被譽為未來的無線充電技術。
除過支持最多機型(當然只是在數字方面小勝 PMA)外,WPC 目前取得的最大成績是與星巴克、麥當勞等展開合作并在部分國家的連鎖店中配備無線充電墊。另外,通用汽車、凱迪拉克等部分車型也支持該技術。

僅支持單一機型還需再額外購買高昂無線充電設備的老路走了這么多年都沒走出小眾圈子,在各個“場所”與合作伙伴一同提供無線充電板的做法不失為一種可行之舉。
在外可以用麥當勞的無線充電設施,在家是不是也可以用桌板來為手機充電呢?作為一家開啟家居新風尚的巨頭公司,宜家就開始打起了無線充電的主意。
繼早前宣布推出家居環境無線充電解決方案后,宜家也將于本月正式開賣這些支持無線充電的家居用品。這些居家用品目前主要包括三大類。
第一類是支持無線充電的臺燈、書桌、床頭柜和落地燈等。這些家具自帶無線充電模塊,用戶買回去插上電源就可使用,價格從 60 美元起步。

第二類是宜家出品的家居無線充電底座。有單充和三充兩種,分別為 28 美元和 65 美元。相較其他手機廠商的官配充電底座,其售價頗具誘惑力,也更貼合家居環境。

最后一類則是用戶可以 DIY 的無線充電底座。如果你喜歡這種“看不到”的家居設計,宜家提供的各式居家風格的充電板就可以“毫無違和感”地融入到你家的裝修風格。宜家還提供鉆孔工具供消費者配合使用,這種充電底座售價 30 美元起。

可以看出,宜家的做法多少還是有助于無線充電的民用普及的,尤其是在每日必用的燈具或書桌上特設一個無線充電板的做法。

用戶為了自個手機可以無線充電就去買一個只支持唯一機型設備的充電底座的做法,在售價高昂的大前提下,幾無大規模普及的可能。而國產廉價第三方充電底座,又因為充電效率低、放置要求嚴、質量不安全等大小問題而讓用的人鬧心。
如果無線充電技術能夠很好地與家居物品相結合,而這一生活用品的價格也不會因為加入這一技術而變得過分高昂的話,家居環境充電無線化的愿景就能較早到來。而其與公共場合下無線充電設施建設同步發力的話,無線充電的便民和普及之路就將在不久之后到來。
當然,真正通行的標準以及支持設備的擴大化也是無線充電民用化過程中始終都繞不開的話題。
本文首發雷科技(leikeji.com),微信公眾賬號(leitech),微博(@雷科技),轉載請注明出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