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中國電信正式發布了天翼4G+,這標志著我國移動通信即將正式進入“4G+”時代。在4G還沒有大幅度普及的時候,4G+這個新鮮的事物又出現在公眾眼前,這到底是什么樣一種技術,對于用戶又會帶來多少好處呢?

中國電信“天翼4G+”服務,也就是進一步提升了移動網絡速率。天翼4G+采用的是Cat6標準,它利用1.8GHz和2.1GHz兩個不同的頻段實現雙載波技術,其下行速率最高達到300Mbps,上行速率最高達到50Mbps,而目前FDD下行峰值速率為150Mbps,TDD下行峰值速率為110Mbps。從今年8月1日開始,中國電信將正式在40-50個城市推出天翼4G+。

所謂“4G+”,就是此前業界已經多次提及的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簡稱CA)技術,它是4G演進技術(LTE-A)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4G網絡的多個載波捆綁在一起,就好比以前是單車道行車,現在是多車道高速公路行車,其通行能力(速率)自然大大提高。目前,采用三載波聚合技術理論最高支持450Mbps下行速度。

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目前的手機用戶會有在線視頻、視頻通話等需求,并且對于手機移動數據的需求出現大幅增長,運營商網絡壓力也會越來越高。通過載波聚合技術,能夠提升網絡速率和穩定性,讓手機用戶得到更高速、更流暢的體驗。

至于終端方面,也已經有多個廠商同步推出了支持天翼4G+的手機,例如華為、中興、酷派、nubia。據悉,今年7-9月將有首批五款旗艦機型上市,10月將有十款千元機型上市,預計明年將有80多款手機上市。

向著“4G+”邁進,絕對是未來三大運營商自身網絡建設升級的必然方向。當然除了率先推出該技術的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也同樣在積極推進載波聚合技術的商用,相信不久后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兩家運營商推出的此項服務。雖然此項技術已經即將商用,但至少還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大面積普及。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