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一切皆對象,但同時,Python還是一個多范式語言(multi-paradigm),你不僅可以使用面向?qū)ο蟮姆绞絹砭帉懗绦颍€可以用面向過程的方式來編寫相同功能的程序(還有函數(shù)式、聲明式等,我們暫不深入)。Python的多范式依賴于Python對象中的特殊方法(special method)。
特殊方法名的前后各有兩個下劃線。特殊方法又被成為魔法方法(magic method),定義了許多Python語法和表達(dá)方式,正如我們在下面的例子中將要看到的。當(dāng)對象中定義了特殊方法的時候,Python也會對它們有“特殊優(yōu)待”。比如定義了__init__()方法的類,會在創(chuàng)建對象的時候自動執(zhí)行__init__()方法中的操作。
(可以通過dir()來查看對象所擁有的特殊方法,比如dir(1))
運算符
Python的運算符是通過調(diào)用對象的特殊方法實現(xiàn)的。比如:
代碼如下:
'abc' + 'xyz' # 連接字符串
實際執(zhí)行了如下操作:
代碼如下:
'abc'.__add__('xyz')
所以,在Python中,兩個對象是否能進行加法運算,首先就要看相應(yīng)的對象是否有__add__()方法。一旦相應(yīng)的對象有__add__()方法,即使這個對象從數(shù)學(xué)上不可加,我們都可以用加法的形式,來表達(dá)obj.__add__()所定義的操作。在Python中,運算符起到簡化書寫的功能,但它依靠特殊方法實現(xiàn)。
Python不強制用戶使用面向?qū)ο蟮木幊谭椒āS脩艨梢赃x擇自己喜歡的使用方式(比如選擇使用+符號,還是使用更加面向?qū)ο蟮腳_add__()方法)。特殊方法寫起來總是要更費事一點。
嘗試下面的操作,看看效果,再想想它的對應(yīng)運算符
代碼如下:
(1.8).__mul__(2.0)
True.__or__(False)
內(nèi)置函數(shù)
與運算符類似,許多內(nèi)置函數(shù)也都是調(diào)用對象的特殊方法。比如
代碼如下:
len([1,2,3]) # 返回表中元素的總數(shù)
實際上做的是
代碼如下:
[1,2,3].__len__()
相對與__len__(),內(nèi)置函數(shù)len()也起到了簡化書寫的作用。
嘗試下面的操作,想一下它的對應(yīng)內(nèi)置函數(shù)
代碼如下:
(-1).__abs__()
(2.3).__int__()
表(list)元素引用
下面是我們常見的表元素引用方式
代碼如下:
li = [1, 2, 3, 4, 5, 6]
print(li[3])
上面的程序運行到li[3]的時候,Python發(fā)現(xiàn)并理解[]符號,然后調(diào)用__getitem__()方法。
代碼如下:
li = [1, 2, 3, 4, 5, 6]
print(li.__getitem__(3))
嘗試看下面的操作,想想它的對應(yīng)
代碼如下:
li.__setitem__(3, 0)
{'a':1, 'b':2}.__delitem__('a')
函數(shù)
我們已經(jīng)說過,在Python中,函數(shù)也是一種對象。實際上,任何一個有__call__()特殊方法的對象都被當(dāng)作是函數(shù)。比如下面的例子: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