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框架把我們從WSGI中拯救出來了。現在,我們只需要不斷地編寫函數,帶上URL,就可以繼續Web App的開發了。
但是,Web App不僅僅是處理邏輯,展示給用戶的頁面也非常重要。在函數中返回一個包含HTML的字符串,簡單的頁面還可以,但是,想想新浪首頁的6000多行的HTML,你確信能在Python的字符串中正確地寫出來么?反正我是做不到。
俗話說得好,不懂前端的Python工程師不是好的產品經理。有Web開發經驗的同學都明白,Web App最復雜的部分就在HTML頁面。HTML不僅要正確,還要通過CSS美化,再加上復雜的JavaScript腳本來實現各種交互和動畫效果。總之,生成HTML頁面的難度很大。
由于在Python代碼里拼字符串是不現實的,所以,模板技術出現了。
使用模板,我們需要預先準備一個HTML文檔,這個HTML文檔不是普通的HTML,而是嵌入了一些變量和指令,然后,根據我們傳入的數據,替換后,得到最終的HTML,發送給用戶:
這就是傳說中的MVC:Model-View-Controller,中文名“模型-視圖-控制器”。
Python處理URL的函數就是C:Controller,Controller負責業務邏輯,比如檢查用戶名是否存在,取出用戶信息等等;
包含變量{{ name }}的模板就是V:View,View負責顯示邏輯,通過簡單地替換一些變量,View最終輸出的就是用戶看到的HTML。
MVC中的Model在哪?Model是用來傳給View的,這樣View在替換變量的時候,就可以從Model中取出相應的數據。
上面的例子中,Model就是一個dict:
{ 'name': 'Michael' }
只是因為Python支持關鍵字參數,很多Web框架允許傳入關鍵字參數,然后,在框架內部組裝出一個dict作為Model。
現在,我們把上次直接輸出字符串作為HTML的例子用高端大氣上檔次的MVC模式改寫一下: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render_templateapp = Flask(__name__)@app.route('/', methods=['GET', 'POST'])def home(): return render_template('home.html')@app.route('/signin', methods=['GET'])def signin_form(): return render_template('form.html')@app.route('/signin', methods=['POST'])def signin(): username = request.form['username'] password = request.form['password'] if username=='admin' and password=='password': return render_template('signin-ok.html', username=username) return render_template('form.html', message='Bad username or password', username=username)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Flask通過render_template()函數來實現模板的渲染。和Web框架類似,Python的模板也有很多種。Flask默認支持的模板是jinja2,所以我們先直接安裝jinja2:
$ easy_install jinja2
然后,開始編寫jinja2模板: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