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軟件測試
大型軟件系統的開發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其中因為人的因素而所產生的錯誤非常多,因此軟件在開發過程必須要有相應的質量保證活動,而軟件測試則是保證質量的關鍵措施。正像軟件熵(software entropy)所描述的那樣:一個程序從設計很好的狀態開始,隨著新的功能不斷地加入,程序逐漸地失去了原有的結構,最終變成了一團亂麻(其實最初的"很好的狀態"得加個問號)。測試的目的說起來其實很簡單也極具吸引力,那就是寫出高質量的軟件并解決軟件熵這一問題。
可惜的是,軟件開發人員很少能在編碼的過程中就進行軟件測試,大部分軟件項目都只在最終驗收時才進行測試,有些項目甚至根本沒有測試計劃!隨著軟件質量意識的增強,許多軟件開發組織開始轉向UML、CMM、RUP、XP等軟件工程方法,以期提高軟件質量,并使軟件開發過程更加可控,好在這些方法對測試都提出了很嚴格的要求,從而使得測試在軟件開發過程的作用開始真正體現出來。
軟件測試作為一種系統工程,涉及到整個軟件開發過程的各個方面,需要管理人員、設計人員、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的共同努力。作為軟件開發過程中的主要力量,現今的程序員除了要編寫實現代碼外,還承擔著單元測試這一艱巨任務,因此必須采用新的工作模式:
編寫和維護一套詳盡的單元測試用例; 先構造單元測試和驗收測試用例,然后再編寫代碼; 根據構造的測試用例來編寫代碼。單元測試負責對最小的軟件設計單元(模塊)進行驗證,它使用軟件設計文檔中對模塊的描述作為指南,對重要的程序分支進行測試以發現模塊中的錯誤。由于軟件模塊并不是一個單獨的程序,為了進行單元測試還必須編寫大量額外的代碼,從而無形中增加了開發人員的工作量,目前解決這一問題比較好的方法是使用測試框架。測試框架是在用XP方法進行單元測試時的關鍵,尤其是在需要構造大量測試用例時更是如此,因為如果完全依靠手工的方式來構造和執行這些測試,肯定會變成一個花費大量時間并且單調無味的工作,而測試框架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使用Python語言的開發人員可以使用Steve Purcell編寫的PyUnit作為單元測試框架,通過將單元測試融合到PyUnit這一測試框架里,Python程序員可以更容易地增加、管理、執行測試用例,并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此外,使用PyUnit還可以實現自動單元測試(回歸測試)。
二、規范Python單元測試
測試是一個貫穿于整個開發過程的連續過程,從某個意義上說,軟件開發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測試過程。正如Martin Fowler所說的"在你不知道如何測試代碼之前,就不該編寫程序。而一旦你完成了程序,測試代碼也應該完成。除非測試成功,你不能認為你編寫出了可以工作的程序。"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