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程序中使用字典進行數據信息統計時,由于字典是無序的所以打印字典時內容也是無序的。因此,為了使統計得到的結果更方便查看需要進行排序。Python中字典的排序分為按“鍵”排序和按“值”排序。下面話不多說了,來一起看看詳細的介紹吧
問題描述
我們有一個字典列表,想根據一個或多個字典中的值來對列表排序。
例如,有如下字典列表,根據字典中的x,由大到小排序這個列表:
l = [{'x':1, 'y':2}, {'x':2, 'y':3}, {'x':3, 'y':4}]解決方案
排序用sorted內置函數,關鍵字key參數用lambda表達式取出字典中x值作為排序依據,關鍵字reverse參數設置為True用來由大到小降序排序。
>>> l = [{'x':1, 'y':2}, {'x':2, 'y':3}, {'x':3, 'y':4}]>>> l1 = sorted(l, key=lambda d:d['x'], reverse=True)>>> l1[{'y': 4, 'x': 3}, {'y': 3, 'x': 2}, {'y': 2, 'x': 1}]>>>也可以用operator模塊中的itemgetter函數取出字典中某個鍵的值,作為排序依據。
>>> from operator import itemgetter>>> l = [{'x':1, 'y':2}, {'x':2, 'y':3}, {'x':3, 'y':4}]>>> l2 = sorted(l, key=itemgetter('x'), reverse=True)>>> l2[{'y': 4, 'x': 3}, {'y': 3, 'x': 2}, {'y': 2, 'x': 1}]>>>討論
函數operator.itemgetter()接受的參數可以作為查詢的標記,它可以是字典的鍵名稱、用數字表示的列表元素或是任何可以傳給對象的__getitem__()方法的值。如果傳多個標記給itemgetter() ,那么它產生的可調用對象將返回一個包含所有元素在內的元組,然后sorted()將根據對元組的排序結果來排列輸出結果。如果想同時針對多個字段做排序(比如x和y),那么這是非常有用的。
有時候會用lambda表達式來取代itemgetter()的功能。例如:
l_by_x = sorted(l, key=lambda d:d['x'])l_by_xy = sorted(l, key=lambda d:(d['x'], d['y']))
這種解決方案通常也能正常工作,但是用itemgetter()通常會運行得更快一些。因此如果要考慮性能問題的話,應該使用itemgetter() 。
l_by_x = sorted(l, key=itemgetter('x'))l_by_xy = sorted(l, key=itemgetter('x', 'y'))最后不要忘了本文中展示的技術同樣適用于min()和max()函數。例如:
>>> min(l, key=itemgetter('x')){'y': 2, 'x': 1}>>> max(l, key=itemgetter('x', 'y')){'y': 4, 'x': 3}>>> max(l, key=itemgetter('x')){'y': 4, 'x': 3}>>>總結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如果有疑問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謝謝大家對武林站長站的支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