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校園網是各種類型網絡中一大分支,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作為新技術的發祥地,學校、尤其是高等學校,和網絡的關系十分密切,網絡最初是在校園里進行實驗并獲得成功的,許多網絡新技術也是首先在校園網中獲得成功,進而才推向社會的。
另一方面,作為“高新技術孵化器”的學校,知識、人才的資源十分豐富,比其他行業更渴求信息、希望能有渠道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來促進自身在研究、學術上的進步。
本文從用戶的需求分析入手,闡述了校園網的應用特點,以及網絡產品如何滿足校園網用戶的多方面需求。
國內校園網現狀
正是因為看到網絡與學校之間的密切關系,國家從1994年正式啟動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以來,已與國內幾百所學校相連,為廣大師生及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網絡環境。1998年10月,中國教育科研網二期工程正式啟動,工程到2000年二期工程完成,除達到連接1000所大學的目標外,對有條件的中小學也提供接入上網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小學校園網的建設已經逐漸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對比國外校園網的建設和使用情況,我國目前的大多數校園網的結構、規模和應用都不是很完整,網絡設備、計算機設備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發揮。
怎樣利用網絡設備,進一步發揮各種設備的功能,實現學校各項業務系統的集成,提高應用水平將是學校校園網建設的下一個工作重點。
校園網總體設計方案
總體設計是校園網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工程藍圖,是搞好校園網建設的核心任務。進行校園網總體設計,首先,進行對象研究和需求調查,弄清學校的性質、任務和改革發展的特點,對學校的信息化環境進行準確的描述,明確系統建設的需求和條件;其次,在應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學校Intranet服務類型,進而確定系統建設的具體目標,包括網絡設施、站點設置、開發應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標;第三,確定網絡拓樸結構和功能,根據應用需求、建設目標和學校主要建筑分布特點,進行系統分析和設計;第四,確定技術設計的原則要求,如在技術選型、布線設計、設備選擇、軟件配置等方面的標準和要求;第五,規劃安排校園網建設的實施步驟。
建設校園網對每個學校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要經過周密的論證、謹慎的決策和緊張的施工。當一堆設備變成網絡的時候,大部分學校的滿腔熱情也慢慢地冷卻凝固。校園網建成了,各種問題也不斷涌現:設計目標根本無法實現,沒有合適的應用軟件,許多設想根本無法實施,后續的維護費用不堪承受等等。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