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色彩管理基礎知識之LAB色彩模式的編碼系統,教程真的很不錯,推薦到武林網,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Lab,是所有拾色器里最讓人發暈的。看起來好高大上啊,不知道該怎么下嘴啊有木有?!很!正!常!
Lab是一種完全不直觀的顏色空間!并且,Lab還很年輕,1976年才誕生,進入大眾視野的時間就更加短暫。
前一篇我們已經介紹了,Lab是建立在人眼對顏色的二次編碼原理上的,即:
1. 第一階段:人眼里的RGB視覺細胞識別RGB信號;
2. 第二階段:神經網絡對RGB信號重新編碼,形成黑-白,紅-綠,黃-藍三個新通道的信號,供大腦進行顏色識別;
3. 其中,黑-白通道被命名為L通道,取值范圍:0~255;
4. 紅-綠通道命名為a通道,取值范圍-127~128;
5. 黃-藍通道命名為b通道,取值范圍-127~128;
直觀一點看,Lab顏色空間是一個球形,見下圖。
為了方便描述,把它視為一個地球儀。那么南極點就是最暗的黑色,北極點就是最亮的白色。亮度L沿著南極到北極的軸心線,從暗到亮變化。
沿著赤道把地球儀切開,切出來的圓就是色域最大、飽和度最高的顏色。
a軸和b軸分別是紅-綠色和黃-藍色。
A為正值的時候,是紅色。B為正值的時候為黃色。
這樣,一個圓形就被分為四個象限。第一象限是紅色和黃色的過渡,第二象限是黃色和綠色的過渡。以此類推。
如果用極坐標的角度來看的話,色調就隨著極角H的變化而變化,飽和度就隨著極徑C的變大而變大(這就是在Lab的基礎上演變來的LCH色空間)。
當a和b為0的時候,就是理論上的中性灰。所謂中性灰,就意味著這個灰色既不偏黃,也不偏藍,既不偏紅,也不偏綠。
從圖上可以看到,a、b通道的絕對值越大,顏色的飽和度就越大。越靠近中點,顏色飽和度越小,越接近灰色。并且,真正的中性灰其實范圍是很小的,大量的灰色都是所謂的暖灰、冷灰等非中性灰(帶一點顏色的灰色)。
在PS里,Lab色空間還有一些有趣的特點。
比如,在PS里用Lab的通道來觀察圖像,一幅圖像如果是黑白的,那么a,b通道的數值就全是0。在通道界面里面,就完全是一片干干凈凈的灰色,沒有內容。只有L通道是有圖像的。
圖片來自網絡。處理了一下,原圖是彩色的。
在a通道下查看,圖像"消失"了。
同時,在a通道界面下,紅色越鮮艷,圖像越白。綠色越鮮艷,圖像越黑。b通道以此類推。
這個特性很有意思,它可以有助于我們對圖像的顏色進行觀察和分析,方便我們修色。
而這也是上一章提到的一鍵"秋天變夏天"的秘密,因為簡單的"反相"操作就可以使紅色變綠色,讓金黃色的葉子變成綠色。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RGB的純紅色和純綠色,并不完全等同于a通道的紅色和綠色。Lab里面的紅色更接近洋紅,綠色更接近青色。也就是說,Lab里面的紅色和綠色不是特別"正"。Lab里面的黃色和藍色倒是比較"正"的,但它的"純藍色"(a: 0, b: -128)也不完全等同于RGB里的純藍色(R: 0, G:0, B: 255)。
b為0,而a為127和-128的時候的顏色
并且,L為0的時候,也不完全等同于黑色,一些紅色和綠色也可以L為0。
這一點跟HSB略有不同。在HSB色空間里,B為0的時候就一定是黑色了。這是由它們各自不同的坐標算法決定的。
好了,以上,教科書上有的內容都講完了。
納尼?!是不是還是沒感覺?。繘]感覺就對了,有感覺之前,需要有感受。
以下講講樓主的個人感受。
Lab色大部分人很陌生。要想不陌生,就得經常用。
怎么用?用來修色,不要用來取色。
實話說,樓主自己從來不用Lab來取色。。。PS取色器里面的Lab色,取色的時候用來參考一下還行,真正用來取色就太不直觀了(有沒有大神直接用Lab取色的,教教我竅門。。。。
那為什么PS要采用這么樣一個不直觀的Lab色空間?
個人意見,Lab用來給照片修色、校色(顏色管理)有它獨特的優勢。
1.關于照片修色:
1)校準色溫(b黃-藍通道);
2)改變季節(a紅-綠通道);
3)增加a、b通道的對比度,給一些顏色比較平淡的照片增添"活力"(在Lab模式下修改曲線,可以輕松實現讓藍天更藍,綠樹更綠,紅花更紅);
更多細節推薦《Photoshop Lab 修色圣典》,很厚很厚一本。。。好吧,我也沒看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津县| 根河市| 南召县| 沛县| 祁门县| 平阴县| 太保市| 深泽县| 梅州市| 阿坝| 龙海市| 富民县| 武强县| 方城县| 盐源县| 大方县| 洱源县| 甘洛县| 定安县| 泸溪县| 广元市| 宁乡县| 宁海县| 赞皇县| 怀宁县| 富蕴县| 湘潭县| 临沧市| 铁岭市| 上蔡县| 麻阳| 金门县| 大庆市| 古田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乐陵市| 大理市| 灌云县| 阿合奇县| 五台县|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