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服務器 > Web服務器 > 正文

初識centos7與centos6的區別整理(內核、命令等)

2024-09-01 13:52:52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CentOS7.2與CentOS6區別及特點

Linux 操作系統的啟動首先從 BIOS 開始,接下來進入 boot loader,由 bootloader 載入內核,進行內核初始化。內核初始化的最后一步就是啟動 pid 為 1 的 init 進程。這個進程是系統的第一個進程。它負責產生其他所有用戶進程。init 以守護進程方式存在,是所有其他進程的祖先。init 進程非常獨特,能夠完成其他進程無法完成的任務。

Sysvinit就是 system V 風格的 init 系統,Sysvinit 用術語 runlevel 來定義"預訂的運行模式"。Sysvinit 檢查 '/etc/inittab' 文件中是否含有 'initdefault' 項。 這告訴 init 系統是否有一個默認運行模式。Sysvinit 使用腳本,文件命名規則和軟鏈接來實現不同的 runlevel,串行啟動各個進程及服務。

Systemd 是 Linux 系統中最新的初始化系統(init),它主要的設計目標是克服 sysvinit 固有的缺點,提高系統的啟動速度。systemd 和 ubuntu 的 upstart 是競爭對手,預計會取代 UpStart。Systemd的目標就是盡可能啟動更少的進程,盡可能將更多進程并行啟動。

centos7,centos6

文件系統的區別,Centos6.x普遍采用 ext3/ext4文件系統格式,而centos7默認采用xfs格式:
EXT3 支持的最大 16TB 文件系統和最大 2TB 文件,Ext4 分別支持
1EB(1,048,576TB, 1EB=1024PB, 1PB=1024TB)的文件系統,以及 16TB 的文件。Ext3 目前只支持 32,000個子目錄,而 Ext4 支持無限數量的子目錄。

EXT4是第四代擴展文件系統(英語:Fourth EXtended filesystem,縮寫為ext4)是Linux系統下的日志文件系統,是ext3文件系統的后繼版本。

Ext4的文件系統容量達到1EB,而單個文件容量則達到16TB,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了。對一般的臺式機和服務器而言,這可能并不重要,但對于大型磁盤陣列的用戶而言,這就非常重要;(磁盤結構原因Ext4 的inode 個數限制(32位數)最多只能有大概40多億文件,而且Ext4的單個文件大小最大只能支持到16T(4K block size) )

XFS是一個64位文件系統,最大支持8EB減1字節的單個文件系統,實際部署時取決于宿主操作系統的最大塊限制。對于一個32位Linux系統,文件和文件系統的大小會被限制在16TB。

2.4Linux網絡配置管理

熟悉了常用的命令和Linux權限,那接下來如何讓所在的Linux系統上網呢?管理linux服務器網絡有哪些命令呢?
Linux服務器默認網卡配置文件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命名的名稱一般為:ifcfg-eth0 ifcfg-eth1 ,eth0表示第一塊網卡,eth1表示第二塊網卡,依次類推。一般DELL R720標配有4塊千兆網卡。

初識centos7與centos6的區別

 

命令 centos6 centos7

備注

ifconfig 有 yum install -y net-tools  
rouet 有 yum install -y net-tools  
ntpd服務和ntpdate命令 有 yum install ntp ntpdate  
cat /etc/issue 有版本號 無信息,只能查看cat /etc/redhat-release   
setup  能更改網絡配置

setup去除了防火墻和網路配置 通過安裝  

yum install NetworkManager-tui -y

nmtui 命令取代了 setup中的網絡配置

 
時區和時間設置 /etc/sysconfig/clock等文件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Shanghai

timedatectl status

 
語言等設置 locale -a localectl status  

 

服務管理

chkconfig 

/etc/init.d/服務

systemctl

 

 
python 2.6

2.7

 
kernel 2.6 3.10  
網卡 eth0 成為了可預見性的命名規則  
文件系統 ext4 xfs  
dig nslookup命令

yum install bind-utils -y

 
主機名 cat /etc/sysconfig/network cat /etc/hostname  
服務的管理和控制 sysvinit

system

systemctl是最主要的工具。它融合

service 和chkconfig的功能于一體。

 
防火墻 iptables 被firewalld取代  
啟動級別

/etc/inittab

不在使用了  
開機執行文件/etc/rc.local  可放置開機要執行的腳本文件

默認這個文件沒有執行權限 x

 

官方推薦不使用這個文件(自己寫服務),但是你可以加+x繼續使用。

 
內核參數配置文件 /etc/sysctl.conf

/usr/lib/sysctl.d/00-system.conf

/etc/sysctl.d/<name>.conf 

 
init關機重啟命令 init 0 關機 init 0 關機 沒變化
切換等級 切回單用戶模式 init 0

init 0

systemctl emergency

systemctl isolate runlevel1.target 

注意哦 這個別嘗試哦,單用戶模式只能用終端連接哦,不能使用ssh的哦

 

安裝系統的基本管理工具:
yum install tree net-tools bind-utils tree sysstat vim-en* lrzsz NetworkManager-tui ntp ntpdate iftop tcpdump telnet traceroute -y

centos7中會發現ens330的網卡名字,如何更改成eth0呢

參考:http://jingyan.baidu.com/album/7f41ecec1b022e593d095c1e.html?picindex=5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mv ifcfg-ens33 ifcfg-eth0

禁用該可預測命名規則,禁用固件發現網卡名字。/etc/default/grub并加入“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vim /etc/default/grub
#運行命令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來重新生成GRUB配置并更新內核參數。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grug2-mkconfig只有centos才用的命令,6中沒有。
reboot

系統有優化

一: 關閉sshd提供的ipv6

vim /etc/ssh/sshd_config#AddressFamily anyAddressFamily inet

注:(inet is ipv4 only; inet6 is ipv6 only)

二:關閉防火強和setlinux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etenforce 0sed -i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g' /etc/selinux/config 

注意:可以研究下 centos6中被centos7中的firewalld所取代的原因。

firewalld應該是iptable的高級版(但兩個提供的寫規則管理命令都是iptables)
FirewallD 提供了支持網絡/防火墻區域(zone)定義網絡鏈接以及接口安全等級的動態防火墻管理工具。它支持 IPv4, IPv6 防火墻設置以及以太網橋接,并且擁有運行時配置和永久配置選項。它也支持允許服務或者應用程序直接添加防火墻規則的接口。 以前的 system-config-firewall/lokkit 防火墻模型是靜態的,每次修改都要求防火墻完全重啟。這個過程包括內核 netfilter 防火墻模塊的卸載和新配置所需模塊的裝載等。而模塊的卸載將會破壞狀態防火墻和確立的連接。

相反,firewall daemon 動態管理防火墻,不需要重啟整個防火墻便可應用更改。因而也就沒有必要重載所有內核防火墻模塊了。不過,要使用 firewall daemon 就要求防火墻的所有變更都要通過該守護進程來實現,以確保守護進程中的狀態和內核里的防火墻是一致的。另外,firewall daemon 無法解析由 ip*tables 和 ebtables 命令行工具添加的防火墻規則。

守護進程通過 D-BUS 提供當前激活的防火墻設置信息,也通過 D-BUS 接受使用 PolicyKit 認證方式做的更改。

默認情況下iptables是沒有安裝的,如果習慣使用iptables可以將firewalld關掉換成iptables。
安裝iptable服務
# yum -y install iptables-services

如果你想保存firewall規則的話,使用下面的命令
# iptables-save > iptables-rules.txt

這些規則能加到/etc/sysconfig/iptables文件去,不過我經常會吧這些規則根據自己的喜好修改一下

# systemctl enable iptables
# systemctl enable ip6tables

停止firewalld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禁用firewalld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開啟iptable服務
# systemctl start iptables
# systemctl start ip6tables

四:關于網絡服務
舊的 network 腳本(service)和 ifcfg 文件

Centos7 開始,網絡由 NetworkManager 服務負責管理,相對于舊的 /etc/init.d/network 腳本,NetworkManager 是動態的、事件驅動的網絡管理服務。舊的 /etc/init.d/network 以及 ifup,ifdown 等依然存在,但是處于備用狀態,即:NetworkManager 運行時,多數情況下這些腳本會調用 NetworkManager 去完成網絡配置任務;NetworkManager沒有運行時,這些腳本就按照老傳統管理網絡。
需要注意的是:
1)不建議 systemctl disable NetworkManager.service
2)因為舊的 network 腳本不兼容 ifcfg-* 文件里的新的配置項名稱 IPADDR0/PREFIX0/GATEWAY0
3)除非把后面那個 0 去掉,否則開機是無法啟動網卡的

CentOS 6和CentOS 7命令區別

 (1)桌面系統
[CentOS6] GNOME 2.x
[CentOS7] GNOME 3.x(GNOME Shell)

(2)文件系統
[CentOS6] ext4
[CentOS7] xfs

(3)內核版本
[CentOS6] 2.6.x-x
[CentOS7] 3.10.x-x

(4)啟動加載器
[CentOS6] GRUB Legacy (+efibootmgr)
[CentOS7] GRUB2

(5)防火墻
[CentOS6] iptables
[CentOS7] firewalld

(6)默認數據庫
[CentOS6] MySQL
[CentOS7] MariaDB

(7)文件結構
[CentOS6] /bin, /sbin, /lib, and /lib64在/下
[CentOS7] /bin, /sbin, /lib, and /lib64移到/usr下

(8)主機名
[CentOS6] /etc/sysconfig/network
[CentOS7] /etc/hostname

(9)時間同步
[CentOS6]
$ ntp
$ ntpq -p

[CentOS7]
$ chrony
$ chronyc sources

(10)修改時間
[CentOS6]
$ vim /etc/sysconfig/clock
   ZONE="Asia/Tokyo"
   UTC=fales
$ sudo ln -s /usr/share/zoneinfo/Asia/Tokyo /etc/localtime

[CentOS7]
$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Tokyo
$ timedatectl status

(11)修改地區
[CentOS6]
$ vim /etc/sysconfig/i18n
   LANG="ja_JP.utf8"
$ /etc/sysconfig/i18n
$ locale

[CentOS7]
$ localectl set-locale LANG=ja_JP.utf8
$ localectl status

(12)服務相關

1)啟動停止
[CentOS6]
$ service service_name start
$ service service_name stop
$ service sshd restart/status/reload

[CentOS7]
$ systemctl start service_name
$ systemctl stop service_name
$ systemctl restart/status/reload sshd

自啟動
[CentOS6]
$ chkconfig service_name on/off

[CentOS7]
$ systemctl enable service_name
$ systemctl disable service_name

服務一覽
[CentOS6]
$ chkconfig --list

[CentOS7]
$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 systemctl --type service

強制停止
[CentOS6]
$ kill -9 <PID>

[CentOS7]
$ systemctl kill --signal=9 sshd

(13)網絡

1)網絡信息
[CentOS6]
$ netstat
$ netstat -I
$ netstat -n

[CentOS7]
$ ip n
$ ip -s l
$ ss

2)IP地址MAC地址
[CentOS6]
$ ifconfig -a

[CentOS7]
$ ip address show

3)路由
[CentOS6]
$ route -n
$ route -A inet6 -n

[CentOS7]
$ ip route show
$ ip -6 route show

(14)重啟關閉

1)關閉
[CentOS6]
$ shutdown -h now 

[CentOS7]
$ poweroff
$ systemctl poweroff

2)重啟
[CentOS6]
$ reboot
$ shutdown -r now

[CentOS7]
$ reboot
$ systemctl reboot

3)單用戶模式
[CentOS6]
$ init S

[CentOS7]
$ systemctl rescue

4)啟動模式
[CentOS6]
[GUICUI]
$ vim /etc/inittab
  id:3:initdefault:
[CUIGUI]
$ startx

[CentOS7]
[GUICUI]
$ systemctl isolate multi-user.target
[CUIGUI]
$systemctl isolate graphical.target
默認
$ systemctl set-default graphical.target
$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當前
$ systemctl get-default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青铜峡市| 麻江县| 辽阳县| 南阳市| 西乌珠穆沁旗| 岑溪市| 浦东新区| 牡丹江市| 阿勒泰市| 香河县| 志丹县| 银川市| 六盘水市| 正定县| 西藏| 黄冈市| 巨野县| 满城县| 长宁县| 宁海县| 中卫市| 龙南县| 娄烦县| 寿宁县| 巧家县| 库尔勒市| 湖南省| 汤阴县| 武隆县| 鄂尔多斯市| 盖州市| 平乐县| 武夷山市| 肇东市| 英吉沙县| 句容市| 邛崃市| 柳州市| 迭部县|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