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看一下BOL里面對count(*)以及count(col)的說明:
COUNT(*) 返回組中的項數。包括 NULL 值和重復項。COUNT(ALL exPRession) 對組中的每一行都計算 expression 并返回非空值的數量。expression除 text、image 或 ntext 以外任何類型的表達式。不允許使用聚合函數和子查詢。*指定應該計算所有行以返回表中行的總數。COUNT(*) 不需要任何參數,而且不能與 DISTINCT 一起使用。COUNT(*) 不需要 expression 參數,因為根據定義,該函數不使用有關任何特定列的信息。COUNT(*) 返回指定表中行數而不刪除副本。它對各行分別計數。包括包含空值的行。
count(*),count(1),count(col) 測試對比各種查詢的執行計劃總結如下
count(*)和count(1)執行的效率是完全一樣的。count(*)的執行效率比count(col)高,因此可以用count(*)的時候就不要去用count(col)。count(col)的執行效率比count(distinct col)高,不過這個結論的意義不大,這兩種方法也是看需要去用。如果是對特定的列做count的話建立這個列的非聚集索引能對count有很大的幫助。如果經常count(*)的話則可以找一個最小的col建立非聚集索引以避免全表掃描而影響整體性能。
本文重點是提醒自己count(*)返回結果可能和count(col)結果不一致,特別是col索引情況,null可能不走索引,以后用的時候需注意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