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看來,html應該是web制作所有語言中最簡單的語言,因為它不需要編譯、封閉等,甚至只需要一個記事本就可以讓其在瀏覽器中呈現出來。所以我們也看到很多人都在說html很簡單超簡單之類的話,網上也有很多諸如“花個兩三天學習下html就可以制作網頁”之類的理論。在這些人看來,學html就像是學英文字母abc一般簡單。
正是這樣的理論這樣的思想,導致學習html的人都不把它當回事,認為html僅僅只是諸如“加粗用<b />標簽,斜體用<i />標簽”之類的應用。這樣的思想尤其是在初學者當中流傳,而一旦真正深入的了解學習html之后,才會發現html遠非想像中的那么簡單。
而隨著web標準大潮的席卷互聯網,更多的人索性就差不多拋棄html眾多標簽般的只用div,似乎div+css就是web標準的核心。這個錯誤的理論與html超簡單的理論被綁在了一起,在互聯網中傳播著。思想改變行動,最終造成了web標準在國內互聯網推行的困難重重。
真正的web標準應該是推崇以更合適的語義標簽來制作網頁結構,完全不是在整個頁面寫滿div就是符合web標準。與此相同的道理是,html遠遠不是你所想像中的那么簡單。
一個網站在瀏覽器中呈現效果的好壞,視覺因素占一半的比重,而另一半的比重就在于網頁的結構上。
我們可以在網上看到很多整個頁面都是由div架構的網頁,這些div結構的頁面在配合上css時,整個頁面在瀏覽器中呈現的也許很正常,并看不出什么問題。可是如果用戶禁用掉css之后呢?瀏覽器還能否正確的理解網頁結構并呈現出來,就成了判斷這個網頁結構好壞的很重要的一個標準。而對于這些完全由div結構組成的頁面,很顯然的,在css被禁用之后,瀏覽器就很難呈現出一個結構清晰明了的頁面來,而用戶自然也很難從結構上去判斷哪些內容是標題,哪些內容是真正的內容。
而如果在頁面中采用了更符合語義的html標簽的話,即使css樣式在被禁用之后,瀏覽器依然可以根據<h />標簽來顯示成標題,根據<p />標簽來顯示成段落,最終仍然可以為用戶呈現出結構清晰明了的頁面。
如果把網站建設比喻成是建造一棟大廈,那么html無疑就是這棟大廈的基石,如果基石不夠堅穩的話,那么這棟大廈就很有可能會面臨傾倒的危險。
從深層次理解并學習html的標簽語義,從思想上重視html,別忘了,整個網站都是基于html結構來呈現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