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Excel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公式被使用得非常多,能夠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公式的運用總會一帆風順,如果我們運用函數和公式的時候稍微不仔細,公式就可能返回一些奇怪的錯誤代碼,這可不是我們希望得到的結果。
看到這些奇怪的錯誤代碼,有的朋友可能會手忙腳亂,甚至感到煩躁。其實,任何錯誤均有它內在的原因,下面我們就通過實例剖析,和大家探討根據公式返回錯誤值的代碼識別錯誤的類型和原因,以及相應的處理方法,幫助朋友們輕松地應對各種常見錯誤。
一、 #DIV/0! 錯誤
常見原因:如果公式返回的錯誤值為“#DIV/0!”,這是因為在公式中有除數為零,或者有除數為空白的單元格(Excel把空白單元格也當作0)。
處理方法:把除數改為非零的數值,或者用IF函數進行控制。具體方法請參見下面的實例。
具體實例:如圖1的所示的工作表,我們利用公式根據總價格和數量計算單價,在D2單元格中輸入的公式為“=B2/C2”,把公式復制到D6單元格后,可以看到在D4、D5和D6單元格中返回了“#DIV/0!”錯誤值,原因是它們的除數為零或是空白單元格。

假設我們知道“鼠標”的數量為“6”,則在C4單元格中輸入“6”,錯誤就會消失(如圖2)。

假設我們暫時不知道“錄音機”和“刻錄機”的數量,又不希望D5、D6單元格中顯示錯誤值,這時可以用IF函數進行控制。在D2單元格中輸入公式 “=IF(ISERROR(B2/C2),"",B2/C2)”,并復制到D6單元格。可以看到,D5和D6的錯誤值消失了,這是因為IF函數起了作用。整個公式的含義為:如果B2/C2返回錯誤的值,則返回一個空字符串,否則顯示計算結果。

說明:其中ISERROR(value)函數的作用為檢測參數value的值是否為錯誤值,如果是,函數返回值TRUE,反之返回值FALSE.。
二、 #N/A 錯誤
常見原因:如果公式返回的錯誤值為“#N/A”,這常常是因為在公式使用查找功能的函數(VLOOKUP、HLOOKUP、LOOKUP等)時,找不到匹配的值。
處理方法:檢查被查找的值,使之的確存在于查找的數據表中的第一列。
具體實例:在如圖4所示的工作表中,我們希望通過在A10單元格中輸入學號,來查找該名同學的英語成績。B10單元格中的公式為 “=VLOOKUP(A10,A2:E6,5,FALSE)”,我們在A10中輸入了學號“107”由于這個學號,由于在A2:A6中并沒有和它匹配的值,因此出現了“#N/A”錯誤。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