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數據庫的操作越來越成為整個應用的性能瓶頸了,這點對于Web應用尤其明顯。關于數據庫的性能,這并不只是DBA才需要擔心的事,而這更是我們程序員需要去關注的事情。當我們去設計數據庫表結構,對操作數據庫時(尤其是查表時的SQL語句),我們都需要注意數據操作的性能。這里,我們不會講過多的SQL語句的優化,而只是針對MySQL這一Web應用最多的數據庫。希望下面的這些優化技巧對你有用。
1. 為查詢緩存優化你的查詢
大多數的MySQL服務器都開啟了查詢緩存。這是提高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且這是被MySQL的數據庫引擎處理的。當有很多相同的查詢被執行了多次的時候,這些查詢結果會被放到一個緩存中,這樣,后續的相同的查詢就不用操作表而直接訪問緩存結果了。
這里最主要的問題是,對于程序員來說,這個事情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因為,我們某些查詢語句會讓MySQL不使用緩存。請看下面的示例:
| // 查詢緩存不開啟$r = mysql_query("SELECT username FROM user WHERE signup_date >= CURDATE()"); // 開啟查詢緩存$today = date("Y-m-d");$r = mysql_query("SELECT username FROM user WHERE signup_date >= '$today'"); |
上面兩條SQL語句的差別就是 CURDATE() ,MySQL的查詢緩存對這個函數不起作用。所以,像 NOW() 和 RAND() 或是其它的諸如此類的SQL函數都不會開啟查詢緩存,因為這些函數的返回是會不定的易變的。所以,你所需要的就是用一個變量來代替MySQL的函數,從而 開啟緩存。
2. EXPLAIN 你的 SELECT 查詢
使用 EXPLAIN 關鍵字可以讓你知道MySQL是如何處理你的SQL語句的。這可以幫你分析你的查詢語句或是表結構的性能瓶頸。
EXPLAIN 的查詢結果還會告訴你你的索引主鍵被如何利用的,你的數據表是如何被搜索和排序的……等等,等等。
挑一個你的SELECT語句(推薦挑選那個最復雜的,有多表聯接的),把關鍵字EXPLAIN加到前面。。然后,你會看到一張表格。下面的這個示例中,我們忘記加上了group_id索引,并且有表聯接:

當我們為 group_id 字段加上索引后:

我們可以看到,前一個結果顯示搜索了 7883 行,而后一個只是搜索了兩個表的 9 和 16 行。查看rows列可以讓我們找到潛在的性能問題。
3. 當只要一行數據時使用 LIMIT 1
當你查詢表的有些時候,你已經知道結果只會有一條結果,但因為你可能需要去fetch游標,或是你也許會去檢查返回的記錄數。
在這種情況下,加上 LIMIT 1 可以增加性能。這樣一樣,MySQL數據庫引擎會在找到一條數據后停止搜索,而不是繼續往后查少下一條符合記錄的數據。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