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ysql數據庫的組成與相關概念
首先明白,mysql是關系型數據庫,和非關系型數據庫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表的概念不一樣。
+整個mysql環境可以理解成一個最大的數據庫:A
+用mysql創建的數據庫B是屬于A的,是數據的倉庫,相當于系統中的文件夾
+數據表C:是存放數據的具體場所,相當于系統中的文件,一個數據庫B中包含若干個數據表C(注意此處的數據庫B和A不一樣)
+記錄D:數據表中的一行稱為一個記錄,因此,我們在創建數據表時,一定要創建一個id列,用于標識“這是第幾條記錄”,id列的值不能相同,必須唯一,就相當于身份證號一樣。一個表C中可以有多條記錄D
+字段E:一個表中的各個列,就叫“字段”,在數據庫中的每個字段,都是有規定的,比如:字段的數據類型、空與不空的判斷、自動增長等。一條記錄D可以有多個字段E。
+數據F:行和列的交叉處,就是真正的“數據”F。
2.數據庫的基本操作(ubuntu環境下)常用命令實例。
2.1登陸mysql:mysql-uroot-p-u:以用戶名登陸,-p:輸入密碼

2.2查看數據庫:輸入上面的命令后會要求輸入密碼,登陸成功后會顯示如上圖的界面,查看系統A自帶的數據B
showdatabases;注意分號不能少,如下圖中顯示系統自帶的database。

2.3 創建數據庫:create database mytest;這樣就創建了一個數據庫B,庫名叫mytest.

2.4在上面4個數據庫中,如何選擇我們的想要的數據庫呢?usemytest,這樣就選中了我們的數據庫mytest.

2.5如果想刪除數據庫的話:dropdatabasemytest這樣就會刪除數據庫且不會提醒了。
2.6查看當前的狀態:status;

2.7顯示當前數據庫中的表C,有下面兩種方式。a:showtables;b:showtablesFROMmytest;.其中mytest是我們建立的數據庫。

2.8數據表的建立與刪除
createtablemytable(idint,nameint);
droptablemytable;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