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開發 > 綜合 > 正文

Webmin--Linux下的用戶管理工具

2024-07-21 02:37:29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摘要:在linux環境下對用戶的治理有多種方式,包括用編輯工具Vi、emacs等對/etc/passwd進行操作或直接使用addusr、deleusr等用戶治理命令以及使用pwconv命令使/etc/passwd與shadow文件保持一致。我們先來看看Linux下用戶治理的常用操作都做了些什么吧。
  
  一、用戶治理基礎
  
  在Linux環境下對用戶的治理有多種方式,包括用編輯工具Vi、emacs等對/etc/passwd進行操作或直接使用addusr、deleusr等用戶治理命令以及使用pwconv命令使/etc/passwd與shadow文件保持一致。我們先來看看Linux下用戶治理的常用操作都做了些什么吧。
  
  1、增加用戶
  
  增加用戶有三個過程:
  
  (1)在/etc/passwd文件中寫入新用戶的入口項。
  
  (2)為新登錄用戶建立一個HOME目錄。
  
  (3)在/etc/group中為新用戶增加一個入口項。
  
  在/etc/passwd文件中寫入新的入口項時,口令部分可先設置為NOLOGIN,以免有人做為此新用戶登錄。新用戶一般獨立為一個新組,GID號與UID號相同(除非他要加入目前已存在的一個新組),UID號必須和其他人不同,HOME目錄一般設置在/usr或/home目錄下,建立一個以用戶登錄名為名稱的目錄做為其主目錄。
  
  2、刪除用戶
  
  刪除用戶與加用戶的工作正好相反,首先在/etc/passwd和/etc/group文件中刪除用戶的入口項,然后刪除用戶的HOME目錄和所有文件。
  
  rm-r/usr/loginname刪除用戶的整個目錄。
  
  /usr/spool/cron/crontabs中有crontab文件,也應當刪除。
  
  3、將用戶移到另一個系統
  
  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不只是拷貝用戶的文件和用戶在/etc/passwd文件中的入口項。首先一個問題是用戶的UID和GID可能已經用于另一個系統,若是出現這種情況,必須給要移動的用戶分配另外的UID和GID,但假如改變了用戶的UID和GID,就必須搜索該用戶的全部文件,將文件的原UID和GID改成新的UID和GID。用find命令可以完成這一修改:
  
  find.-userolduid-execchownnewuid{};
  find.-groupoldgid-execchgrpnewgid{};
  
  也許還要為用戶移走下面的一些文件:
  
  /usr/mail/user和/usr/spool/cron/crontabs/user。
  
  假如用戶不是從本系統治理員的系統移來,則應對該用戶的目錄結構運行程序檢查。一個不安全系統的用戶,可能有與該用戶其它文件存在一起的SUID/SGID程序,而這個SUID/SGID程序在別的系統中可能屬于另一個用戶。在這種情況下,假如用cpio或tar命令將用戶的目錄結構拷貝到本系統,SUID/SGID程序也將會拷貝到本系統而沒有任何警告信息。應在答應用戶使用新系統以前先刪除這種文件的SUID/SGID許可。總之,始終堅持檢查所移用戶的文件是一種更安全的方法。也可以用su命令進入用戶的戶頭,再拷貝用戶文件,這樣文件的所有者就是該用戶,而不是root。這些操作過程有些過于復雜,當然用adduser和deleuser也不是很簡單。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個Linux的遠程治理軟件webmin,它為用戶提供了基于WEB治理界面,不僅簡化了用戶治理,更重要的是它將整個Linux系統的治理都集成到了一個統一的治理界面中。
  
  二、安裝Webmin
  
  首先將軟件包解壓強:tar–xzvf55248webmin-0.85.tar.gz,在當前目錄下產生一個webmin-0.85的子目錄,注重:webmin-0.85是用perl腳本語言編寫的,因此在系統中要先安裝Perl。
  
  webmin全部是用Perl編寫的,因此在初次運行前需要進行一些設置。執行setup.sh程序對Webmin進行配置:
  
  1、ConfigfileDirectory[/etc/webmin]:將配置文件放在哪個目錄下,直接回車就選擇了默認的目錄是/etc/webmin。
  
  2、Logfiledirectory[/var/webmin]:將日志文件放在哪個目錄下,默認的目錄是/var/webmin。
  
  3、Fullpathtoperl(default/usr/bin/perl):這里詢問你Perl的安裝位置,輸入正確的路徑名即可。假如不知道,可以先查看Perl是否在默認的目錄下,否則用find/-nameperl在硬盤中查找。
  
  4、選擇當前的操作系統:筆者用的是紅帽子,所以就選4啦。

  
   1) Sun Solaris 2) Caldera OpenLinux eServer
  
   3) Caldera OpenLinux 4) Redhat Linux
  
   5) Slackware Linux 6) Debian Linux
  
   7) SuSE Linux 8) Corel Linux
  
   9) TurboLinux 10) Cobalt Linux
  
  11) Mandrake Linux 12) Delix DLD Linux
  
  13) Conectiva Linux 14) MkLinux
  
  15) LinuXPPC 16) XLinux
  
  17) LinuxPL 18) Linux From Scratch
  
  19) Trustix 20) Cendio LBS Linux
  
  21) Ute Linux 22) FreeBSD
  
  23) OpenBSD 24) BSDI
  
  25) HP/UX 26) SGI Irix
  
  27) DEC/Compaq OSF/1 28) IBM AIX
  
  29) SCO UnixWare 30) SCO OpenServer
  
  31) MacOS Server X
  
  5、是不是有些煩人,它還要知道紅帽子的版本號。一定要告訴它喲,它可沒有那么智能,選錯了它有可能會罷工的:
  
   1) Redhat Linux 4.0 2) Redhat Linux 4.1
  
   3) Redhat Linux 4.2 4) Redhat Linux 5.0
  
   5) Redhat Linux 5.1 6) Redhat Linux 5.2
  
   7) Redhat Linux 6.0 8) Redhat Linux 6.1
  
   9) Redhat Linux 6.2 10) Redhat Linux 7.0
  
  11) Redhat Linux 7.1
  
  6、下面是服務端口的設置和治理用戶的設置:
  
  Webserverport(default10000):
  Loginname(defaultadmin):
  LoginpassWord:
  Passwordagain:
  
  默認的端口號是10000,一般不用去改它。
  
  用戶名的默認值是admin,用戶也可以改為自己常用的用戶名,接下來就是用戶口令了,重復輸入一次確認口令正確無誤。治理員一定要記住用戶名和密碼,在客戶端通過WEB啟動治理界面時程序會要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的,假如忘了就只有重新安裝webmin了。
  
  7、Webserverhostname(defaultWebmin):服務器的名字,就用默認值吧。
  
  8、StartWebminatboottime(y/n):是否在每次啟動時都運行wbmin,這就隨你了。
  
  至此,Webmin的服務端就設置完成了。
  
  三、啟動/關閉服務端程序
  
  在webmin的安裝目錄下有一個名為webmin-init的可執行程序,啟動和關閉服務程序就靠它了。
  
  啟動服務程序命令:webmin-initstart;
  
  關閉服務程序命令:webmin-initstop。
  
  四、啟動治理界面
  
  在客戶端打開IE,輸入安裝了Webmin的Linux主機ip地址:http://192.168.3.2:10000,出現了登錄介面,要求輸入用戶名及口令:
   Webmin--Linux下的用戶治理工具(圖一)
  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及口令后進入治理介面:
   Webmin--Linux下的用戶治理工具(圖二)
  初次進去請選擇左邊的”WebminConfiguration”,對治理界面的基本情況進行設置。
   Webmin--Linux下的用戶治理工具(圖三)
  首選點擊”Language”選擇自己熟悉的一門語言做為界面語言吧。然后再回到首頁看看。現在我們又看到了熟悉的中文介面了:
   Webmin--Linux下的用戶治理工具(圖四)
   要添加用戶嗎?點擊“系統”吧。
   Webmin--Linux下的用戶治理工具(圖五)
  你可能已經從上圖中看到webmin的強大功能了,治理用戶的功能在“用戶與群組”中。
  
  五、用webmin治理用戶
  
  好的,點擊”用戶與群組”圖標吧。
接著出現的頁面可以分為兩部分:用戶治理和組治理。
  
  在用戶治理下面有兩個選項,分別為”建立新用戶”和”creat,modifyanddeleteusersfrombatchfile”。下面我們以創建新用戶為例說明如何使用webmin。點擊”建立新用戶”,web界面如下:
   Webmin--Linux下的用戶治理工具(圖六)
   首先添寫用戶的具體信息,包括用戶名、用戶ID(這里系統自動生成了一個ID,用戶也可以修改)、真實姓名、用戶根目錄(假如用戶不確定也可以點擊旁邊的小圖標,通過瀏覽Linux的目錄來選擇用戶的根目錄)、shell(為每個用戶指定不同的shell,在旁邊已經列出在bin目錄中的已有shell,假如還有shell在其它目錄,可以點擊”其它”旁邊的小圖標選擇)、密碼。
   Webmin--Linux下的用戶治理工具(圖七)
  接著填寫用戶的口令選項、將用戶放在哪個組中及在建立時是否建立用戶根目錄等。這些信息全部填寫完畢,點擊”確定”就創建了一個新用戶。
  
  創
  建用戶的過程是這樣的,但”creat,modifyanddeleteusersfrombatchfile”是做什么用的呢?原來,這個功能向用戶提供了一次性大批量的創建、刪除、修改用戶的功能,這是通過一個batch文件來實現的,用戶事先編輯好這個batch文件,然后通過這個頁面交給程序在Linux上執行。
  
  創建用戶組的頁面如下:
   Webmin--Linux下的用戶治理工具(圖八)
  這里需要對”成員”這一項進行說明,要向該組中添加成員點擊旁邊的小圖標,于是會彈出一個新窗口:
  <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禄丰县| 太仆寺旗| 武穴市| 长垣县| 洮南市| 富锦市| 马山县| 穆棱市| 鞍山市| 贞丰县| 宿州市| 息烽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中宁县| 遂昌县| 邢台县| 育儿| 惠水县| 罗城| 上蔡县| 台南市| 万全县| 响水县| 石泉县| 库伦旗| 六盘水市| 林芝县| 肇东市| 锦屏县| 白水县| 延津县| 怀柔区| 五大连池市| 曲沃县| 长岭县| 新巴尔虎左旗| 嫩江县| 辽阳县| 舒兰市|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