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擁有一個檔案系統(tǒng) - 意思是 "一個有很多檔案和目錄的結(jié)構(gòu)" - 和 DOS 非常相似. 檔案都有一個名稱(檔名, 它的組成必須要遵循一些規(guī)則), 被置放在目錄當(dāng)中.有些是可執(zhí)行的程式, 它們必須要一些額外的參數(shù)才可以正確執(zhí)行. 另外, 你也可以使用"萬用字元" (wild card) , 輸出/入導(dǎo)向, 管道(piping). 但, 和 DOS 仍有些許的不同.
- - 第一: 在 DOS 下, 檔名必須遵守 8.3 格式的規(guī)則. 比方說 NOTENOUG.TXT. 在Linux 里我們有比較自由的空間. 假如你的 Linux 已經(jīng)安裝在 ext2 或是 umsdos 等等的檔案系統(tǒng)上, 你就可以使用長檔名來為檔案取名, 這樣可以使檔名中包含更多的字元和"點". 舉個例子, This_is.a.VERY_long.filename. 請注重到我用了大寫和小寫的字母,
而事實上...
- - 第二: 大小寫是不一樣的. 因此, FILENAME.tar.gz 和 filename.tar.gz 是兩個不同的檔案. 這個規(guī)則在命令來說也是成立的: 當(dāng)使用 ls 這個指令 (和 DOS 的 DIR 類似)會得到目錄下案的列表, 但是用 LS 的話, 系統(tǒng)只會丟給你一個錯誤的訊息.
- - 第三: 用 "." 開始的檔案名稱會被視作隱藏檔. 例如: .I.am.a.hidden.file ,
使用 ls 時就看不到了 (ps. 用 ls -a 可以看見隱藏檔)
- - 第四: Linux 并沒有規(guī)定可執(zhí)行檔一定要有 .COM , .EXE 或 .BAT 的延伸檔名. 假如我們用 ls -F 這個命令, 就會發(fā)現(xiàn)執(zhí)行檔後面會被加上一個 '*'. 例如:
$ ls -F
letter_to_Joe Cindy.jpg cjpg* I_am_a_dir/ my_1st_script*
cjpg* , my_1st_script* 是可以被執(zhí)行的. 在 DOS 中, .BAK 表示備份檔案, 而 Linux
則在檔名尾加上一個 '~'.
- - 第五: DOS 程式需要的參數(shù)要用 /switch 的方法給予, 而 Linux 卻是用 -switch.
就像 dir /s 與 ls -R. 附注一點, DOS 下的某些程式如 PKZIP 和 ARJ, 是用和 Un*x
一樣的參數(shù)給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