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章中, 我們提到, 執行作業系統的安裝過程中, 必然要經
過一道「建置檔案系統」的程序 (DOS用 FORMAT, linux用 mke2fs),
這道程序是用來把已經完成規劃的分割區, 進一步賦予其檔案系統屬
性。
可惜前面的介紹中, 由於 setup 自動的進行這道步驟, 所以我們
沒有熟悉到如何收工來做這樣工作, 這一節就要補充這個不足。
作法上, 通常我們必須先規劃出一個新個分割區 (或者說已經規
劃好了), 我們接著要想辦法知道要所執行檔案系統建置的分割區其實
際的大小 (Bloack數目), 以下例子是用 fdisk 來取得數據。
# fdisk /dev/hdb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hdb: 16 heads, 63 sectors, 82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008 * 512 bytes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b1 1 1 100 50368+ 83 Linux native
/dev/hdb2 101 101 405 153720 7 OS/2 HPFS
/dev/hdb3 536 536 736 101304 83 Linux native
/dev/hdb4 * 406 406 535 65520 a5 BSD/386
Command (m for help): q
假如我們的目的分割區為 /dev/hdb3, 這時我們看其對應那一行,
得到一個數據 101304 Bloacks, 根據這數據, 我們執行以下指令:
$ mke2fs -c /dev/hdb3 101304
我們就簡單介紹如此, 想深入熟悉的朋友, 可以用 man mke2fs
指令來查詢線上使用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