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 by cash(天下第七)
2002.01.20
版權所有,翻錄不究
[email protected]
選擇
我身上攜帶著精神、信仰、靈魂
思想、欲望、怪癖、邪念、狐臭
它們寄生于我身體的家
我必須平等對待我的每一位客人
-----------伊沙:《原則》
我的名字是cash,所以我很功利主義;
我的星像是leo,所以我很大男人主義;
我的語言是c#,所以我有點兒拿不定主義。
/* 你能看得出來,這不是一篇正規的技術文章,所以若你不小心從里邊讀到了一個愛情故事,可不要奇怪。有很多人用程序來表述愛情,在其中我能看到有money,有girl,有一些還涉及到sex,但是我沒有找到love,我始終相信這世上有一種力量直接來自于愛情,到現在仍然相信。*/
c#(讀作c sharp),是microsoft公司新推出的(?)專為.net設計的一門語言,號稱“c/c++家族中第一種面向組件的語言”。很多人覺得它應該像c或者c++,但事實上它更像是java的一個clone,所以作為入門,讀一下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java 語言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本文假定你具備一切學習此語言所需的知識,沒有也不要緊,我會在文中盡量列出相關的link,鑒于互聯網瞬息萬變的特點,若某一鏈接不可用,請自行至google查詢。
如前所述,我是一個獅子座男人,一度我認為學習java會使我看起來與眾不同,可是幾個月以后我放棄了這個選擇,我看了論壇里關于這兩種語言孰優孰劣的討論,最終選擇了c#,請不要問我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很多人認為中文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可是華人世界以外有誰在講漢語? 另外我發現論壇上學習java的人都非常的有個性,當有人問起學習哪種語言更好時,他會打出幾百個“java”來,填滿整個屏幕,也不說是為了什么。我覺得這樣做未免有些太霸道了,如果你說這叫偏執狂我也不反對,雖然我是獅子座,可也不想被人這樣看。
在c#剛剛推出的時候,大多數的程序員都不免吼上兩句??不是因為高興,而是因為又多了一種語言。他們覺得現在的語言太多了,沒有必要再多出一種來添亂子。但是當他們看完c#的文檔后又開始高興起來,因為c#是如此簡單:事實上,簡單正是c#最大的特點。除此之外,它還具有現代、面向對象、類型安全、版本控制、兼容、靈活等特點。詳細介紹請參閱rainbow(一個長著胡子的彩虹)翻譯的<<展現c#>> ,前幾章非常的有趣。
看完了前面幾段,我的朋友提出了不同的意見:c#不是java的clone,它只是長得有些像java而已,其實面向對象、中間語言什么的也不是什么新玩意兒,非sun獨創,有文為證:華山論劍:c#對java。另外他對我上一集中說microsoft越來越不要臉也極為生氣,因為相比之下,sun也不怎么樣,微軟已經將c#提交設在日內瓦的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國際標準化機構歐洲電子計算機工業會)并獲得批準。sun就從來沒有將它的java交給過ecma,以至于正當microsoft盡力在visual j++基礎上拓展java功能,并使之與windows操作系統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時候,sun公司對microsoft提出了法律訴訟,控告microsoft違反了許可證協議中的條款,最終的結果是microsoft公司不得不停止其visual j++產品的開發。(microsoft后來在完全面向.net框架的開發語言集中加入了visual j#.net,算是對java語言用戶的一種照顧。)
有人說,選擇c#意味著選擇ms(在中國的程序員當中,這并不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如果你還不能理解這種心情,可以試想一下有人很認真地對你講他喜歡聽毛寧的歌)。事實上,通過ecma標準的c#可以由任何人在任何平臺上設計出它的開發程序。比如ximian公司的mono工程,可以使開發者能夠編寫同時在windows和linux上運行的.net程序,這些程序甚至還可能在其它非windows的操作系統上運行,比方unix。這一段時間我正在linux下試驗這個工程,遺憾的是,還沒有成功。
一位師兄對此種比較頗為不屑,他認為只要選一種語言去學就好了,“重要的是你要用它,并且做的比別人好。”這讓我想起來一直都很喜歡的那個歌:把你自己該做的那份工作,做得比別人出色。年輕的時候我老是用這句話自勉……
寫到這里我發現這個故事還沒有提到桐桐,這篇東西是為她而作。我早在十八個月以前就答應了她,我答應了她很多事,但還沒有完成一件,現在我要一件一件的去實現。所以這個故事還應該有個更好的開始。
2000年6月我大學畢業,從北京回到了石家莊,到一家什么都做的公司上班(做一個網站),最開始制作界面,然后用asp編程,如果你用過asp就會知道,這是個很無聊的工種。在此之前我在一家報社實習,為他們的網站做設計和動畫。在那里我認識了桐桐。
那時候她還在上學。
>>>未完,待續...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