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如何利用eclipse插件sqlexplorer在eclipse中連接各種數據庫進行操作使用。 
  eclipse是目前非常流行的開發平臺,開放擴展的架構讓很多程序員找到了自己個性化的工作環境。
  安裝 
  jdk:1.5.0 從http://java.sun.com上去下載安裝
  eclipse:3.1.1 從http://www.eclipse.org 上去下載解壓
  sqlexplorer 從http://eclipsesql.sourceforge.net/
  插件管理
  提示:新下載的插件plugin一定不要都放在原始的eclipse目錄下去。
  前提是你已經安裝好了eclipse工具了,比如安裝在e:/opensource/eclipse/目錄下,以下這個目錄以%eclipse_home%來進行表示; 
  此時默認的插件是在%eclipse_home%/plugins目錄中的; 
  在%eclipse_home%下建立一個pluginsnew的目錄;
  比如:e:/opensource/eclipse/pluginsnew/
  你下載了個新的插件,比如叫做:xyz。 
  那么就在%eclipse_home%/pluginsnew/目錄下建立xyz目錄,目錄里面是eclipse目錄,eclipse目錄包含有features與plugins兩個子目錄;結構如下圖所示:
  1、把下載的新插件的文件放在以下相應目錄中 
%eclipse_home%/pluginsnew/xyz/eclipse/features
%eclipse_home%/pluginsnew/ xyz/eclipse/plugins
  2、建立相關的.link的文件 
  然后在%eclipse_home%/links目錄里建立一個xyz.link的文件
  內容如是:path=e:/opensource/eclipse/pluginsnew/xyz就一行這樣的路徑指示而已。
  這樣,如果你下載了多個插件就可以如法炮制建立多個link文件,想加載哪個插件就把哪個插件的link文件放到%eclipse_home%/links的目錄中即可,使用與管理都很方便,建議千萬不要放在默認的安裝目錄中;
  3、如果你的%eclipse_home%與此不同,請修改xyz.link文件里的路徑
  刪除,關閉eclipse 
  刪除%eclipse_home%/links/xyz.link文件即可
  刪除%eclipse_home%/pluginsnew/xyz整個目錄及文件
  4、重新啟動eclipse即可
  使用 
  重新啟動eclipse后,可以在菜單window => show view => other => 可以看到多了sqlexplorer
  展開sqlexplorer有七項內容,分別為:
  1、aliases 別名,用來標識數據庫連接串的。
  2、connection info 連接信息,用來顯示連接數據庫時的相關信息,如,數據庫產品名稱、版本、jdbc驅動程序的名稱、版本、用戶名、連接串、是否自動提交等等。
  3、connnections 顯示活動的連接情況。
  4、database structure view 顯示數據庫結構
  5、drivers 配置驅動程序用
  6、sql history 執行sql的歷史記錄
  7、sql results 執行sql的結果集 
  下面會分別介紹這七項內容的具體使用:
  如下圖所示:
  菜單window => preferences => sqlexplorer。
  右邊的項目中,可以設置預覽表結果集時返回的行數、sql集的返回行數、是否自動提交、還是關閉sql編輯窗口后提交和寫sql時是否自動完成表和列名。
  菜單window => preferences => sqlexplorer => sql editor
  右邊的項目中,可以設置sql編輯器里的字體屬性、文本屬性
  菜單window => show view => other => sqlexplorer 把里面的七項內容全部顯示出來,你也可以自己進行定制一下它
  開始進行配置驅動程序,打開drivers
  默認加載成功插件后,只有jdbc odbc bridge是打勾可用的,其它都是打紅x不可用的,想想就知道為什么了吧(^_^)
  沒有想出來,接下來看看吧
  右鍵jdbc odbc bridge,在彈出的菜單中點擊change the selected driver菜單
  可以在彈出的修改驅動程序中看到如下信息,在driver class name顯示的是:sun.jdbc.odbc.jdbcodbcdriver;因為從jdk1.2開始,在jdk里自動帶有這個驅動程序了,所以顯示為可用了。
  接下來我們開始配置mysql和oracle的驅動程序:
  右鍵mmmysql driver,在彈出的菜單中點擊change the selected driver菜單。
  在彈出的修改驅動程序中看到,在driver class name顯示的是org.gjt.mm.mysql.driver。
  點擊extra class path => add => 選擇你的mysql所在的路徑,加入它。
  加入驅動程序如下所示:
  單擊list drivers按鈕,在driver class name的右下框中可以看到三個驅動類名,選擇你需要的一個,ok之即可。
  可以看到這下mmmysql driver也為打勾可以使用的狀態了。
  以同樣的方法配置oracle thin driver驅動程序
  默認驅動名稱,添加驅動程序:
  可以看到兩個驅動程序的名稱
  配置好驅動程序后,可以開始創建連接了,切換到aliases別名視圖。
  點擊創建圖標,如下:
  選擇mmmysql driver
  填入別名的名稱、jdbc連接串url、用戶名、密碼
  確定后,在aliases別名視圖里出現剛建立的連接
  右鍵剛建立的數據庫連接別名,在彈出的菜單選擇open…打開之。
  會彈出一個連接的確認框,你可以更改用戶名與密碼,也可以設置是否自動提交。
  確定后,會自動切換到database structure view視圖上,mysql數據庫,則可以看到database。
  再打開它,可以看到數據庫名,table表及表的個數與名稱了。
  選中其中的表userpwd,這個表是自己建立的,可以看到以下顯示列、索引、主鍵、外鍵、結果集預覽、行數共六個信息內容。
  以下顯示表的列信息。
  以下顯示索引信息。
  以下顯示主鍵信息。
  以下顯示外鍵信息。
  以下顯示結果集預覽的內容。
  以下顯示的是記錄行數信息。
  切換到connection info連接信息的視圖,可以看到連接數據庫時的相關信息,如,數據庫產品名稱mysql、版本4.1.0a-nt;jdbc驅動程序的名稱mysql-ab jdbc driver、版本mysql-connector-java-3.0.16-ga,用戶名[email protected]、連接串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自動提交模式為是等等。
  顯示默認的事務狀態。
  切換到connnections視圖,顯示當前數據庫活動的連接情況,有一個活動的連接。
  右上角,可以打開open new connection圖標來打開一個新的連接,比如連接到相同的數據庫,但是卻是不同的用戶。
  右上角,單擊new sql editor圖標,創建一個新的sql編輯器,來寫你的sql語句。
  在打開的sql編輯器中,你可以開始寫sql語句了,如下:
  按ctrl + f9 或者點擊exceute sql圖標,執行所輸入的語句。
  這樣可以在sql results視圖中看到如下執行的結果信息。
  切換到sql history 執行sql的歷史記錄的視圖,可以看到你執行過的語句列表。
  再寫一個不同的語句,演示結果集與sql歷史記錄。
  執行后,記錄是顯示在最后的執行結果是在后面,依次遞增的,即1、2、3、最后一個是你最后執行的結果信息內容顯示的地方,不要弄錯了。
  這樣在sql history里就再增加上了一條執行語句的記錄了。
  同樣增加一個oracle的連接測試。
  oracle數據庫,在database structure view視圖里顯示有database、monitor、security、instance四項內容。
  在sql編輯器中,選擇oracle的鏈接,再輸入查詢語句測試一下。
  可以在結果集里得到如果內容,在第4個標簽欄里了
  再更改一下sql語句。
  得到如下內容,在第4個標簽欄里了。
  sql歷史記錄里可以看到執行過的四條信息了。
  這個插件的使用應當不是很容易的,其它的應用技巧與方法繼續中。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