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3實現了對元素執行2D平面變換,以及視覺上的3D空間變換,2D變換平時可能用的較多,3D效果也能錦上添花;
關于坐標軸
初中數學的幾何學里我們便開始接觸坐標軸,最基本的是平面直角坐標系 XoY
,然后延伸出空間直角坐標系 XYZ
,現在我們來說一下css中的坐標系;
css甚至一下設備相關的開發中,基本都遵循這樣一套坐標系:以手機屏幕為例,坐標系 圓點 位于屏幕最左上角; x軸 水平,向右為正方向; y軸 垂直,向下為正方向; z軸 垂直于整個屏幕平面,向外為正方向,就是屏幕光線射向你眼睛的方向;
如圖:
2D變換
包括平移 translate()
,旋轉 rotate()
,縮放 scale()
,傾斜 skew()
,矩陣 matrix()
;
translate(x,y)
平移操作,包括 translateX(x)
, translateY(y)
,括號內填平移參數值,可以是負值,即反方向;
例如:
div { /*元素向右平移50px,向下移60px*/ transform: translateX(50px); transform: translateY(60px);}/*簡寫形式,效果相同*/div { transform: translate(50px, 60px);}
注意 translate()
只指定一個值則默認是 x軸 位移,即水平移動;
rotate(deg)
元素旋轉,括號中參數為旋轉角度, 順時針 為正值, 逆時針 為負值,單位為 deg
,即多少度;
例如:
div { /* 順時針旋轉30° */ transform: rotate(30deg);}
scale(x,y)
縮放元素,參數分別為x軸,y軸縮放倍數,包括 scaleX(x)
和 scaleY(y)
,提供一個參數表示 按比例 縮放;
例如:
div { /* 橫向縮小一半,縱向放大一倍 */ transform: scale(.5, 2);}
div { /* 按比例放大3倍 */ transform: scale(3);}
skew(xdeg,ydeg)
包含 skewX(deg)
, skewY(deg)
,表示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傾斜的角度;
例如:
div { transform: skewX(30deg); transform: skewY(45deg);}/* 簡寫 */div { transform: skew(30deg, 45deg);}
需要 注意 ,如果元素為一個矩形,那么 skewX(30deg)
表示矩形 頂邊固定 ,底邊 向右 傾斜 30deg
; skewY(30deg)
表示矩形 左邊框固定 ,右邊框 向下 傾斜 30deg
;
可以根據上面講的屏幕坐標系來記憶,x軸位于屏幕頂部,方向向右;y軸位于屏幕左部,方向向下;
如果 skew()
只指定一個值,默認是 水平傾斜 ;
skewX(30deg)的效果:
skewY(30deg)的效果:
matrix(a,b,c,d,e)
這是一個綜合屬性,之前的平移,縮放,旋轉,傾斜都能通過這個矩陣函數實現,對,大學里 線性代數 中的矩陣 T_T;
其實這個函數就是前面四種操作的 原理 ,函數共有六個參數,四種操作都對應不同的參數改變方式,像我們這種非數學專業的就不贅述原理了,前面的操作基本夠用了(想尋找刺激就去百度“css matrix”吧)~~;
3D變換
所謂3D就是在前面2D平面上多了一個 z軸 ,方法名也差不多,然后能以分別以三根軸位基準進行變換,實現立體效果;
看一下所有3D操作方法:
translate3d(x,y,z)
結合前面講的空間坐標系和 x, y, z軸的位置,三個參數分別對應元素在三個坐標軸方向的平移值,也包含三個方法 translateX(x)
, translateY(y)
, translateZ(z)
;
舉例:
div { transform: translateX(50px); transform: translateY(60px); transform: translateZ(70px);}/* 簡寫 */div { transform: translate3d(50px, 60px, 70px);}
注意:關于設置 translateZ(z)
看不出效果的問題,后面說到設置 persoective
時會解釋;
rotate3d(x,y,z,deg)
參數 x, y, z
為空間坐標系的一個坐標位置,然后由原點 (0, 0, 0)
指向這個點形成一個有方向的新軸,數學中稱矢量,最后一個參數就是元素圍繞剛才所形成的新軸旋轉的度數;
也包括 rotateX(deg)
, rotateY(deg)
, rotateZ(deg)
,之前2D的 rotate()
便是這里的 rotateZ()
;
至于旋轉的方向,判斷方法類似于物理中的 左手定則 :角度指定為正的話,左手拇指與四指垂直,拇指指向元素圍繞旋轉的坐標軸或自定義軸,四指彎曲圍繞方向就是旋轉方向;
舉例:
div { transform: rotateX(30deg); transform: rotateY(30deg); transform: rotataZ(30deg);}/* 自定義軸旋轉 */div { transform: rotate3d(10, 10, 10, 30deg);}
rotateX(30deg)的效果:
rotateY(30deg)的效果:
關于為什么這里的旋轉不是想象中的效果,而是縮小,主要是沒有設置視點,后面會講;
scale3d(x,y,z)
元素關于三個軸的縮放比例,包括 scaleX(x)
, scaleY(y)
, scaleZ(z)
,舉例:
div { transform: scaleX(2); transform: scaleY(2); transform: scaleZ(2);}/* 簡寫 */div { transform: scale3d(2, 2, 2);}
需要 注意 這里的 scaleZ()
,正常情況下,擴大z軸會是物體 變厚 ,但是css里面呈現的平面元素并沒有 厚度 ,所以這里的縮放z軸其實是縮放元素在z軸的 坐標 ,所以要有效果必須要指定 translateZ()
的值;
舉例:
body { perspective: 500;}div { /* 必須這個順序,先縮放后平移,不然無效果 */ transform: scaleZ(2) translateZ(100px);}
按照上面樣式才能看到 scaleZ(2)
的效果,因為后面在z軸上移動了 100px
,縮放比例為2,最終會移動 200px
,屏幕上則表現為元素放大了一下,這是透視效果,就是那個 perspective
值,下面會講到;
matrix3d()
和前面2D的 matrix()
相似,只不過這里括號里的參數有 16個 ,矩陣更加復雜,跳過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章县|
香格里拉县|
安平县|
沧源|
泸定县|
梅河口市|
安宁市|
黔西县|
江山市|
通许县|
黄冈市|
屯留县|
冀州市|
天镇县|
正安县|
桐乡市|
牡丹江市|
防城港市|
灵璧县|
什邡市|
阿尔山市|
杭锦旗|
永平县|
襄垣县|
嵊州市|
湖口县|
新安县|
阳信县|
孟州市|
逊克县|
屏南县|
本溪市|
道孚县|
莒南县|
绩溪县|
华坪县|
龙州县|
汉川市|
余姚市|
尉氏县|
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