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探討點:
1.Position、Float屬性的基本使用方法
2.Position、Float屬性對元素所造成的影響
3.Position、Float屬性交叉使用上面的影響
4.Position、Float屬性使用上的小技巧
本文結(jié)構(gòu)點:
1.HTML布局的基本要點(點我直接跳轉(zhuǎn))
盒子模型
HTML的普通流
2.Position屬性(點我直接跳轉(zhuǎn))
屬性值介紹
用法介紹
一些關(guān)于position的小知識
3.Float屬性(點我直接跳轉(zhuǎn))
屬性值介紹
用法介紹
與Position之間的兼容問題
HTML布局的基本要點:
如果要掌握、運用好Position、Float屬性必須要對HTML的兩個基本點有清晰的了解。
1.盒子模型(box model)
2.HTML的普通流(normal flow)
盒子模型
在HTML中元素的盒子模型分為兩種:塊狀元素、行內(nèi)元素,請注意這里的塊狀元素(Block)和行內(nèi)元素(Inline)與Display屬性中的inline、block兩個屬性值并不等同。盒子模型中的Inline、Block類似于是Display屬性的父類,例如:Display屬性中的list-item屬性值是屬于塊狀(Block)類型的。
我們直觀的上看兩種盒子模型的區(qū)別
•塊狀(Block)類型的元素可以設(shè)置width、height屬性,而行內(nèi)(Inline)類型設(shè)置無效。
•塊狀(Block)類型的元素會獨占一行(直觀的說就是會換行顯示,無法與其他元素在同一行內(nèi)顯示,除非你主動修改元素的樣式),而行內(nèi)(Inline)類型的元素則都會在一行內(nèi)顯示。
•塊狀(Block)類型的元素的width默認(rèn)為100%,而行內(nèi)(Inline)類型的元素則是根據(jù)自身的內(nèi)容及子元素來決定寬度。
列舉出一些大家常見的元素的分類
•塊狀元素:P、DIV、UL、LI、DD、DT...
•行內(nèi)元素:A、IMG、SPAN、STRONG...
HTML的普通流
瀏覽器在讀取HTML源代碼的時候是根據(jù)元素在代碼出現(xiàn)的順序讀取,最終元素的呈現(xiàn)方式是依據(jù)元素的盒子模型來決定的。行內(nèi)元素是從左到右,塊狀元素是從上到下。(如下圖)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