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合浮動元素也就是清除浮動,在Vevb.com多次被提及,然后很多CSSer對此并不是非常了解,往往未閉合浮動元素,造成頁面混亂的狀況。
閉合浮動元素也就是清除浮動,在Vevb.com多次被提及,然后很多CSSer對此并不是非常了解,往往未閉合浮動元素,造成頁面混亂的狀況。
按照CSS規(guī)范,浮動元素(floats)會被移出文檔流,不會影響到塊狀盒子的布局而只會影響內(nèi)聯(lián)盒子(通常是文本)的排列。因此當其高度超出包含容器時,一般父容器不會自動伸長以閉合浮動元素。但是有時我們卻需要這種自動閉合行為,具體如何處理呢?
有一種做法就是在父容器內(nèi)再插入一個額外的標簽,并令其清除浮動(clear)以撐大父容器。這種方法瀏覽器兼容性好,沒有什么問題,缺點就是需要額外的(而且通常是無語義的)標簽,所以我個人不大喜歡。
后來又有了一種新的方式,使用 :after 偽類動態(tài)的嵌入一個用于清除浮動的元素,這種方法和上一種原理一樣,不同的只是把這個額外的內(nèi)容用 CSS 生成,但考慮到 IE 不支持 :after 不得不做了不少的 hack。這種方法兼容性一般,但經(jīng)過各種 hack 也可以應(yīng)付不同瀏覽器了,同時又可以保證 html 比較干凈,所以用得還是比較多的。
再后來又有人發(fā)現(xiàn)將父容器的 overflow 設(shè)為除 visible 之外的值就可以在標準兼容瀏覽器中閉合浮動元素,IE自然又是不支持的,所以這種方法和上一種方法一樣都對 IE 做了不同處理(具體就是觸發(fā)layout),不同的就是overflow 沒有 :after 偽類那么麻煩了,缺點也有,overflow 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小沖突。
在使用 overflow 之前還有過一種使用 float 的方法,就是讓父容器也浮動,這利用到了浮動元素的一個特性——浮動元素會閉合浮動元素。這種方式在 IE/Win 和標準兼容瀏覽器中都有較好的效果,但缺點也很明顯——父容器未必想浮動就浮動的了,畢竟浮動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行為,有時布局不允許其浮動也很正常。使用 float 雖然在 IE 和標準兼容瀏覽器中都能閉合浮動元素,但原理卻是不同的,IE/Win 中 float 觸發(fā)了 layout 因而閉合了浮動,而在標準兼容瀏覽器中,float 其實和上一種方法中的 overflow 原理一樣,產(chǎn)生了一個“塊級格式化范圍”——這是CSS 規(guī)范中提到的一種現(xiàn)象,它往往具有某種獨立性,特性之一就是會自動閉合內(nèi)部的浮動元素。
按照規(guī)范,以下類型的元素會產(chǎn)生一個塊級格式化范圍:
● 浮動元素,left 或者 right 皆可。
● 絕對定位的元素。
● inline-block 元素,不過這個 gecko目前不支持。
● table-cell 類型元素,其實 table, table-head-group, table-row 什么的也都可以,還有inline-table(gecko不支持)也同樣,因為他們都會間接產(chǎn)生一個匿名的 table-cell。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