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想給一個矩形或其他能用 border-radius 生成的形狀(在“自適應的橢圓”一節中可以看到一些示例)加投影時,box-shadow 的表現都堪稱完美。但是,當元素添加了一些偽元素或半透明的裝飾之后,它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因為 border-radius 會無恥地忽視透明部分。這類情況包括:
半透明圖像、背景圖像、或者 border-image(比如老式的金質像框); 元素設置了點狀、虛線或半透明的邊框,但沒有背景(或者當background-clip 不是 border-box 時); 對話氣泡,它的小尾巴通常是用偽元素生成的;如果我們打算對這類元素直接應用 box-shadow,那只能得到不完全投影的結果。難道我們只能完全放棄投影效果嗎?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濾鏡效果規范(http://w3.org/TR/filter-effects)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它引入了一個叫作 filter 的新屬性,這個屬性也是從 SVG 那里借鑒過來的。盡管 CSS 濾鏡基本上就是 SVG 濾鏡,但我們并不需要掌握任何SVG 知識。相反,只需要一些函數就可以很方便地指定濾鏡效果了,比如blur()、grayscale() 以及我們需要的 drop-shadow() !如果你喜歡,甚至可以把多個濾鏡串連起來,只要用空格把它們分隔開就可以了,比如:
| filter: blur() grayscale() drop-shadow(); |
drop-shadow() 濾鏡可接受的參數基本上跟 box-shadow 屬性是一樣的,但不包括擴張半徑,不包括 inset 關鍵字,也不支持逗號分割的多層投影語法。舉個例子,上面的投影:
| box-shadow: 2px 2px 10px rgba(0,0,0,.5); |
可以這樣來寫:
| filter: drop-shadow(2px 2px 10px rgba(0,0,0,.5)); |

CSS 濾鏡最大的好處在于,它們可以平穩退化:當瀏覽器不支持時,不會出現問題,只不過沒有任何效果而已。如果你確實需要這個效果在盡可能多的瀏覽器中顯示出來,可以同時附上一個 SVG 濾鏡,這樣可以得到稍微好一些的瀏覽器支持度。你可以在濾鏡效果規范(http://www.w3.org/TR/filter-effects/)中為每個濾鏡函數找到對應的 SVG 濾鏡版本。你可以把 SVG濾鏡和簡化的 CSS 濾鏡放在一起使用,讓層疊機制來決定哪一行最終生效:
| filter: url(drop-shadow.svg#drop-shadow);filter: drop-shadow(2px 2px 10px rgba(0,0,0,.5)); |
不幸的是,如果 SVG 濾鏡是存放在一個獨立文件里的,那它就無法像一個簡潔易用的函數那樣在 CSS 代碼中進行隨意配置;如果它是內聯的,則又會攪亂你的代碼。參數需要寫死在文件內部,因此每當我們新加一種哪怕是大同小異的投影效果時,都需要多準備一個文件,這顯然是難以接受的。當然,我們還可以使用 data URI(它也會省掉額外的 HTTP 請求),但這個方法仍然會帶來文件體積的增長。總的來說,這個方法只是一種回退方案,因此只要我們把SVG 濾鏡控制在一定數量以內,哪怕它們的效果大同小異,也是說得過去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