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國家的字母體系,分成兩大字族:serif及sans serif。其中typewriter打字機字體,雖然也是sans serif,但由于他是等距字,所以另獨立出一個Typewriter字族出來。serif的意思是,在字的筆畫開始及結(jié)束的地方有額外的裝飾,而且筆畫的粗細會因直橫的不同而有不同。 sans serif就沒有這些額外裝飾,而且筆畫粗細大致上差不多。像Times、Times New Roman等都是屬于serif的字體,而 Arial、helvetica則是屬于sans serif的字體。(1) serif和sans serif 的一般比較:
-------------------------------------
 * serif 的字體較易辨識,也因此易讀性較高。反之 sans serif則較醒目,但在走文閱讀的情況下,sans serif 容易造成字母辨識的困擾,常會有來回重讀及上下行錯亂的情形。
 * serif 強調(diào)了字母筆畫的開始及結(jié)束,因此較易前后連續(xù)性的辨識。
 * serif 強調(diào)一個word,而非單一的字母,反之sans serif則較強調(diào)個別字母。
 * 在很小字的場合,通常sans serif會較serif 字體較為清晰。(2) 適用于不同用途
-------------------------------------
 通常文章的內(nèi)文、正文使用的是易讀性較佳的serif字體,這可增加易讀性,而且長時間閱讀下因為會以 word 為單位來閱讀,較不容易疲倦。而標(biāo)題、表格內(nèi)用字則采用較醒目的sans serif字體,他需要顯著、醒目,但不必長時間盯著這些字來閱讀。
 像DM、海報類,為求醒目,他的短篇的段落也會采用sans serif字體。但在書籍、報章雜志,正文有相當(dāng)篇幅的情形下,應(yīng)采用 serif 字體來減輕讀者閱讀上的負擔(dān)。(3) 中文的情況
--------------------------------------
 在中文的情形也是有相當(dāng)于serif的字體,例如明(宋)體就是serif 的,他通常是和Times Roman字族來搭配的。而黑體、圓體就相當(dāng)于是 sans serif 的字體。在中文直排的情況,比較不容易顯現(xiàn)serif/sans serif之間的差異性,但是在目前中文橫排相當(dāng)?shù)钠毡榈那樾蜗?以上所述及的易讀性、醒目性也是適用于中文。很常看到中文出版書籍、雜志,內(nèi)文使用了不易閱讀,但卻很醒目的黑體或圓體,這對讀者來說,在長期閱讀之下很容易就引起眼睛不舒服,似乎是應(yīng)該盡量避免才是。
serif [ˊserif]  襯線 (某些印刷體字母各端部的短線) 
sans serif [sænˊserif]  無襯線字體, 沒有襯線的鉛字體
sans [sænz]  沒有,在外,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