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使用.net 2.0(c#)來實現一般的ftp功能
介紹
微軟的.net framework 2.0相對于1.x來說增加了對ftp的支持。以前為了符合我的需求,我不等不使用第三方類庫來實現ftp功能,但是為了可靠,還是使用.net framework的類比較好。我的這段代碼沒有做成可重復使用的類庫的形式,但它卻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并能滿足你的需求。它可以實現上傳,下載,刪除等任意功能。在這篇文章的后面將給大家出示.net 2.0下實現ftp的簡單代碼,使用的語言是c#。或許是因為這是.net新增的類,又或許是第三方類庫已經能很好的實現你的需求,.net 2.0的這部分類庫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
背景
作為我的工作的一部分,我已經使用了ftp模塊,但是我只能在.net 1.1中去使用它,所以我不能深入的研究.net 2.0下ftp的實現。但是我相信,.ne 2.0下對ftp的支持是非常好的。
代碼
不要忘記引入命名空間
using system.net;
using system.io;
下面的幾個步驟包括了使用ftpwebrequest類實現ftp功能的一般過程
1、創建一個ftpwebrequest對象,指向ftp服務器的uri
2、設置ftp的執行方法(上傳,下載等)
3、給ftpwebrequest對象設置屬性(是否支持ssl,是否使用二進制傳輸等)
4、設置登錄驗證(用戶名,密碼)
5、執行請求
6、接收相應流(如果需要的話)
7、如果沒有打開的流,則關閉ftp請求
開發任何ftp應用程序都需要一個相關的ftp服務器及它的配置信息。ftpwebrequest暴露了一些屬性來設置這些信息。
接下來的代碼示例了上傳功能
首先設置一個uri地址,包括路徑和文件名。這個uri被使用在ftpwebrequest實例中。
然后根據ftp請求設置ftpwebrequest對象的屬性
其中一些重要的屬性如下:
·credentials - 指定登錄ftp服務器的用戶名和密碼。
·keepalive - 指定連接是應該關閉還是在請求完成之后關閉,默認為true
·usebinary - 指定文件傳輸的類型。有兩種文件傳輸模式,一種是binary,另一種是ascii。兩種方法在傳輸時,字節的第8位是不同的。ascii使用第8位作為錯誤控制,而binary的8位都是有意義的。所以當你使用ascii傳輸時要小心一些。簡單的說,如果能用記事本讀和寫的文件用ascii傳輸就是安全的,而其他的則必須使用binary模式。當然使用binary模式發送ascii文件也是非常好的。
·usepassive - 指定使用主動模式還是被動模式。早先所有客戶端都使用主動模式,而且工作的很好,而現在因為客戶端防火墻的存在,將會關閉一些端口,這樣主動模式將會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就要使用被動模式,但是一些端口也可能被服務器的防火墻封掉。不過因為ftp服務器需要它的ftp服務連接到一定數量的客戶端,所以他們總是支持被動模式的。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使用被動模式的原意,為了確保數據可以正確的傳輸,使用被動模式要明顯優于主動模式。(譯者注:主動(port)模式建立數據傳輸通道是由服務器端發起的,服務器使用20端口連接客戶端的某一個大于1024的端口;在被動(pasv)模式中,數據傳輸的通道的建立是由ftp客戶端發起的,他使用一個大于1024的端口連接服務器的1024以上的某一個端口)
·contentlength - 設置這個屬性對于ftp服務器是有用的,但是客戶端不使用它,因為ftpwebrequest忽略這個屬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該屬性是無效的。但是如果我們設置了這個屬性,ftp服務器將會提前預知文件的大小(在upload時會有這種情況)
·method - 指定當前請求是什么命令(upload,download,filelist等)。這個值定義在結構體webrequestmethods.ftp中。
private void upload(string filename)
{
fileinfo fileinf = new fileinfo(filename);
string uri = "ftp://" + ftpserverip + "/" + fileinf.name;
ftpwebrequest reqftp;
// 根據uri創建ftpwebrequest對象
reqftp = (ftpwebrequest)ftpwebrequest.create(new uri("ftp://" + ftpserverip + "/" + fileinf.name));
// ftp用戶名和密碼
reqftp.credentials = new networkcredential(ftpuserid, ftppassword);
// 默認為true,連接不會被關閉
// 在一個命令之后被執行
reqftp.keepalive = false;
// 指定執行什么命令
reqftp.method = webrequestmethods.ftp.uploadfile;
// 指定數據傳輸類型
reqftp.usebinary = true;
// 上傳文件時通知服務器文件的大小
reqftp.contentlength = fileinf.length;
// 緩沖大小設置為2kb
int bufflength = 2048;
byte[] buff = new byte[bufflength];
int contentlen;
// 打開一個文件流 (system.io.filestream) 去讀上傳的文件
filestream fs = fileinf.openread();
try
{
// 把上傳的文件寫入流
stream strm = reqftp.getrequeststream();
// 每次讀文件流的2kb
contentlen = fs.read(buff, 0, bufflength);
// 流內容沒有結束
while (contentlen != 0)
{
// 把內容從file stream 寫入 upload stream
strm.write(buff, 0, contentlen);
contentlen = fs.read(buff, 0, bufflength);
}
// 關閉兩個流
strm.close();
fs.close();
}
catch (exception ex)
{
messagebox.show(ex.message, "upload error");
}
}
以上代碼簡單的示例了ftp的上傳功能。創建一個指向某ftp服務器的ftpwebrequest對象,然后設置其不同的屬性credentials,keepalive,method,usebinary,contentlength。
打開本地機器上的文件,把其內容寫入ftp請求流。緩沖的大小為2kb,無論上傳大文件還是小文件,這都是一個合適的大小。
private void download(string filepath, string filename)
{
ftpwebrequest reqftp;
try
{
filestream outputstream = new filestream(filepath + "http://" + filename, filemode.create);
reqftp = (ftpwebrequest)ftpwebrequest.create(new uri("ftp://" + ftpserverip + "/" + filename));
reqftp.method = webrequestmethods.ftp.downloadfile;
reqftp.usebinary = true;
reqftp.credentials = new networkcredential(ftpuserid, ftppassword);
ftpwebresponse response = (ftpwebresponse)reqftp.getresponse();
stream ftpstream = response.getresponsestream();
long cl = response.contentlength;
int buffersize = 2048;
int readcount;
byte[] buffer = new byte[buffersize];
readcount = ftpstream.read(buffer, 0, buffersize);
while (readcount > 0)
{
outputstream.write(buffer, 0, readcount);
readcount = ftpstream.read(buffer, 0, buffersize);
}
ftpstream.close();
outputstream.close();
response.close();
}
catch (exception ex)
{
messagebox.show(ex.message);
}
}
上面的代碼實現了從ftp服務器上下載文件的功能。這不同于之前所提到的上傳功能,下載需要一個響應流,它包含著下載文件的內容。這個下載的文件是在ftpwebrequest對象中的uri指定的。在得到所請求的文件后,通過ftpwebrequest對象的getresponse()方法下載文件。它將把文件作為一個流下載到你的客戶端的機器上。
注意:我們可以設置文件在我們本地機器上的存放路徑和名稱。
public string[] getfilelist()
{
string[] downloadfiles;
stringbuilder result = new stringbuilder();
ftpwebrequest reqftp;
try
{
reqftp = (ftpwebrequest)ftpwebrequest.create(new uri("ftp://" + ftpserverip + "/"));
reqftp.usebinary = true;
reqftp.credentials = new networkcredential(ftpuserid, ftppassword);
reqftp.method = webrequestmethods.ftp.listdirectory;
webresponse response = reqftp.getresponse();
streamreader reader = new streamreader(response.getresponsestream());
string line = reader.readline();
while (line != null)
{
result.append(line);
result.append("/n");
line = reader.readline();
}
// to remove the trailing '/n'
result.remove(result.tostring().lastindexof('/n'), 1);
reader.close();
response.close();
return result.tostring().split('/n');
}
catch (exception ex)
{
system.windows.forms.messagebox.show(ex.message);
downloadfiles = null;
return downloadfiles;
}
}
上面的代碼示例了如何從ftp服務器上獲得文件列表。uri指向ftp服務器的地址。我們使用streamreader對象來存儲一個流,文件名稱列表通過“/r/n”分隔開,也就是說每一個文件名稱都占一行。你可以使用streamreader對象的readtoend()方法來得到文件列表。上面的代碼中我們用一個stringbuilder對象來保存文件名稱,然后把結果通過分隔符分開后作為一個數組返回。我確定只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其他的實現如rename,delete,getfilesize,filelistdetails,makedir等與上面的幾段代碼類似,就不多說了。
注意:實現重命名的功能時,要把新的名字設置給ftpwebrequest對象的renameto屬性。連接指定目錄的時候,需要在ftpwebrequest對象所使用的uri中指明。
需要注意的地方
你在編碼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除非enablessl屬性被設置成true,否作所有數據,包括你的用戶名和密碼都將明文發給服務器,任何監視網絡的人都可以獲取到你連接服務器的驗證信息。如果你連接的ftp服務器提供了ssl,你就應當把enablessl屬性設置為true。
·如果你沒有訪問ftp服務器的權限,將會拋出securityexception錯誤
·發送請求到ftp服務器需要調用getresponse方法。當請求的操作完成后,一個ftpwebresponse對象將返回。這個ftpwebresponse對象提供了操作的狀態和已經從ftp服務器上下載的數據。ftpwebresponse對象的statuscode屬性提供了ftp服務器返回的最后的狀態代碼。ftpwebresponse對象的statusdescription屬性為這個狀態代碼的描述。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