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nonzero函數是numpy中用于得到數組array中非零元素的位置(數組索引)的函數。一般來說,通過help(np.nonzero)能夠查看到該函數的解析與例程。但是,由于例程為英文縮寫,閱讀起來還是很費勁,因此,本文將其英文解釋翻譯成中文,便于理解。
解釋
nonzero(a)
返回數組a中非零元素的索引值數組。
(1)只有a中非零元素才會有索引值,那些零值元素沒有索引值;
(2)返回的索引值數組是一個2維tuple數組,該tuple數組中包含一維的array數組。其中,一維array向量的個數與a的維數是一致的。
(3)索引值數組的每一個array均是從一個維度上來描述其索引值。比如,如果a是一個二維數組,則索引值數組有兩個array,第一個array從行維度來描述索引值;第二個array從列維度來描述索引值。
(4) 該np.transpose(np.nonzero(x))
函數能夠描述出每一個非零元素在不同維度的索引值。
(5)通過a[nonzero(a)]得到所有a中的非零值
#a是1維數組
a = [0,2,3]
b = np.nonzero(a)
print(np.array(b).ndim)
print(b)
結果:
2
(array([1, 2], dtype=int64),)
說明:索引1和索引2的位置上元素的值非零。
#a是2維數組
a = np.array([[0,0,3],[0,0,0],[0,0,9]])
b = np.nonzero(a)
print(np.array(b).ndim)
print(b)
print(np.transpose(np.nonzero(a)))
結果:
2
(array([0, 2], dtype=int64), array([2, 2], dtype=int64))
[[0 2]
[2 2]]
說明:
(1)a中有2個非零元素,因此,索引值tuple中array的長度為2。因為,只有非零元素才有索引值。
(2)索引值數組是2 維的。實際上,無論a的維度是多少,索引值數組一定是2維的tuple,但是tuple中的一維array個數和a的維數一致。
(3)第1個array([0, 2])是從row值上對3和9進行的描述。第2個array([2, 2])是從col值上對3和9的描述。這樣,從行和列上兩個維度上各用一個數組來描述非零索引值。
(4)通過調用np.transpose()函數,得出3的索引值是[0 2],即第0行,第2列。
#a是3維數組
a = np.array([[[0,0],[1,0]],[[0,0],[1,0]],[[0,0],[1,0]]])
b = np.nonzero(a)
print(np.array(b).ndim)
print(b)
結果:
2
(array([0, 1, 2], dtype=int64), array([1, 1, 1], dtype=int64), array([0, 0, 0], dtype=int64))
說明:由于a是3維數組,因此,索引值數組有3個一維數組。
注:數組索引值從0開始。
以上這篇關于numpy中np.nonzero()函數用法的詳解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武林網之家。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