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linux
free -m輸出有3行:
Mem:表示物理內存
-/+ buffers/cached:表示物理內存緩存
Swap:表示硬盤交換分區(qū)
其中Mem中的total、used、free、shared、buffers、cached表示如下:
total:表示物理內存總量。
used:表示總計分配給緩存(包含buffers 與cache )使用的數(shù)量,但其中可能部分緩存并未實際使用。
free:未被分配的內存。
shared:共享內存。
buffers:系統(tǒng)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數(shù)量。
cached:系統(tǒng)分配但未被使用的cache數(shù)量。
buffers/cached中的total、used、free表示如下:
used:實際使用的buffers與cache總量,也是實際使用的內存總量。
free:未被使用的buffers與cache和未被分配的內存之和,這就是系統(tǒng)當前實際可用內存。
cache 和 buffer的區(qū)別:
Cache: 高速緩存,是位于CPU與主內存間的一種容量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儲器。由于CPU的速度遠高于主內存,CPU直接從內存中存取數(shù)據(jù)要等待一定時間周 期,Cache中保存著CPU剛用過或循環(huán)使用的一部分數(shù)據(jù),當CPU再次使用該部分數(shù)據(jù)時可從Cache中直接調用,這樣就減少了CPU的等待時間,提 高了系統(tǒng)的效率。Cache又分為一級Cache(L1 Cache)和二級Cache(L2 Cache),L1 Cache集成在CPU內部,L2 Cache早期一般是焊在主板上,現(xiàn)在也都集成在CPU內部,常見的容量有256KB或512KB L2 Cache。
Buffer:緩沖區(qū),一個用于存儲速度不同步的設備或優(yōu)先級不同的設備之間傳輸數(shù)據(jù)的區(qū)域。通過緩沖區(qū),可以使進程之間的相互等待變少,從而使從速度慢的設備讀入數(shù)據(jù)時,速度快的設備的操作進程不發(fā)生間斷。
buffer與cache的區(qū)別:
A buffer is something that has yet to be "written" to disk.
A cache is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read" from the disk and stored for later use.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96867 81163 15703 0 3509 67720
-/+ buffers/cache: 9933 86933
Swap: 8191 84 8107
可以整理出如下等式:
total(Mem) = used(Mem) + free(Mem)
total(Mem) = used(buffers/cache) + free(buffers/cache)
used(Mem) = buffers(Mem) + cached(Mem) + used(buffers/cache)
free(buffers/cache) = buffers(Mem) + cached(Mem) + free(Mem)
Created by Tony.Tang[TangYun]2015.12[整理自網(wǎng)絡]------------------------End---------------------------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