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們真的需要小尺寸Windows平板?》,IT之家編輯酌情修改。
對于Win10平板生態而言,現在有一款無法忽視的新品就是:小米平板2。這是一款售價不到Surface 3的一半,但又能滿足用戶對于Windows10需求的小尺寸平板。

這一切聽起來都非常好:極低的價格,不錯的配置,能夠運行眾多的桌面應用、體驗也還不錯的Windows 10……也難怪會有不少用戶更關心Windows 10版本的小米平板,而非搭載Android的版本。而且小米的產品也將會幫助Windows 10逐步增長,最終有益于Windows生態圈的成長。
但問題來了:Windows小尺寸平板還能活多久?
平板市場在這近年出現了放緩。根據IDC的數據,第三季度全球平板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2.6%,而占據市場份額第一與第二的蘋果與三星出貨量分別下降了19.7%與17.1%。
平板市場是否走到了盡頭?或者更具體一些小尺寸平板的地位是否已經岌岌可危?換言之,小尺寸平板是否會重演當年上網本從風靡一時到無人問津的局面呢?
我們現在還無法看到答案,但蘋果與微軟在這個問題上都給出了相似的回答:生產力。

ipad PRo在尺寸與性能上都達到了iPad的巔峰,蘋果將iPad Pro定位為生產力工具,尤其是Apple Pencil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iPad Pro的使用場景。蘋果希望這樣的改變能夠拉動iPad的銷售,畢竟iPad Mini這樣的小尺寸設備,在用戶手中的作用真的很有限。
同時蘋果也看到了,市場對于生產力設備的需求,但這有用嗎?恐怕短短的一個月我們無法看到最終的答案,但就目前iPad Pro上的應用程序來說,其效率似乎還無法達到Windows的水準。

微軟的Surface系列則走得更遠一些。Surface采用了混合設備的形式,一方面兼容傳統應用程序,一方面通過UWP應用增強平板體驗,實質上微軟是打造了一系列更輕薄更便攜的PC,并希望借此帶動Windows 10的市場表現。
不論是蘋果或是微軟都已經看到了小尺寸的不足,特別是小尺寸的Windows平板,總是打造兼顧便攜與生產力的形象,但實際上兼取兩者優點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不愉快的問題。PC狀態你可能會嫌棄它不夠強大,而作為平板你可能又會苦惱Windows的娛樂性、續航等問題。

我更愿意相信Surface的熱賣是由于其本身的優秀,其賦予PC的全新體驗,而不是因為它是一款平板電腦。Surface輕便而且設計優秀,有新穎的鍵盤以及觸控筆,還有作為微軟自家產品的加成。這可能也是一些用戶期望看到微軟自行打造筆記本的原因。
因此,Surface所代表的混合式平板會讓PC與平板市場短暫恢復熱情,因為其本質還是一臺PC,而且屏幕至少與傳統筆記本相差不多。
一臺PC意味著完全傳統的生產工具以及生產流程,只不過換用了一個新的瓶子。但在這里如果是一款8英寸的Windows平板,你能期望在這款屏幕上實現什么樣的生產力。
更何況在Windows 10上,微軟再度強調了桌面的回歸,Win8上那些優秀的觸控體驗被取消或者“改進”,你甚至沒有一款方便手指觸控的觸控瀏覽器(想想現在的Edge與Windows8上Modern IE瀏覽器的差距)。
Surface系列的增長可能來源于產品本身的優秀,而低價的小尺寸Windows產品恐怕不行。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