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鉸鏈上的學問》,IT之家編輯酌情修改。
在英特爾、微軟以及一班PC廠商的合力推動之下,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筆記本產品的形態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在英特爾第六代酷睿處理器以及Windows10正式發布之后,筆記本產品的多模可變形發展趨勢也愈發明顯,被貼上“屏幕可360°翻轉”、“可拆卸鍵盤”、“平板模式”等標簽的筆記本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涌入市場。
為了讓這些筆記本產品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廠商可是在筆記本產品的工業設計上下了不少功夫,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項突破就在于鉸鏈的設計。筆記本產品的鉸鏈一般會承擔連接屏幕與鍵盤的作用,但現在鉸鏈的作用已經拓展到改變筆記本產品的形態,而且鉸鏈的設計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像書籍一樣翻開的Surface Book
談到鉸鏈,我們很容易就聯想到微軟10月6日在美國紐約發布的Surface Book。這款產品可謂是搶盡了風頭,微軟將其稱作是“筆記本的最終形態”。微軟希望Surface Book開合的時候能像翻開書籍一樣,但并沒有采用傳統筆記本產品那種轉軸,而是用動態支點鉸鏈(Dynamic Fulcrum Hinge),它同樣能在屏幕與鍵盤之間起到傳統轉軸那樣的作用。按照微軟Surface團隊的創意設計總監Ralf Groene的說法,光是為Surface Book打造合適的鉸鏈就耗費了半年時間,微軟要反復地測試并驗證這種鉸鏈本身的可用性、可靠性等。
微軟硬件負責人Panos Panay與Ralf Groene對Surface Book的鉸鏈進行了一番說明,我們從公布的一些圖片中發現,這種鉸鏈設計看起來很粗大。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Surface Book的屏幕與鍵盤是無法完全貼合的,中間留出了一個不小的縫隙。盡管微軟稱這個縫隙可以保護屏幕、可以解決產品“頭重腳輕”的問題、可以為平板形態帶來更好的書寫體驗,但是有用戶還是對這個縫隙感到有些不解。我們還無法判斷這種鉸鏈是否真的比傳統的轉軸或其他鉸鏈更好,這款產品開始發貨之后,想必大家心中就有答案了。
Yoga 3 PRo的表帶式鉸鏈
“在鉸鏈上動刀子可不僅僅是微軟。”
微軟的合作伙伴聯想,早在2014年的時候就發布了一款名為Yoga 3 Pro的產品,這款產品最大的亮點就是采用表鏈式鉸鏈,其得名于鉸鏈外部類似手表表鏈那樣的構造。在去年Yoga 3 Pro的產品體驗訪談中,我們從聯想有關人員口中了解到表鏈式鉸鏈的概念早在2005年就已經被提出,但是將近10年后聯想才將這樣的概念設計運用到Yoga 3 Pro上。
你們能想象得到表帶式鉸鏈的設計有多復雜嗎?設計概念來自于表鏈,但是打造難度要遠遠大于表鏈。不僅僅要保證產品極致的外觀,還要保證產品最重要的功能。表帶式鉸鏈由813個單一零件手工組合打造而成,聯想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精確測量各個單一零件的尺寸、測試表帶式鉸鏈的開合阻尼、表帶式鉸鏈的強度等。因為這個設計,Yoga 3 Pro的屏幕支持360°翻轉,而且整體看起來更加輕薄、更加時尚。聯想最近發布的Yoga 900同樣也延續采用這種表帶式鉸鏈。
信奉“無鉸鏈主義”的XPS 12
不過還有一家廠商在鉸鏈設計上走了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它就是戴爾。在微軟舉辦發布會之后,戴爾也召開了自己的新品發布會,一款名為XPS 12的產品橫空出世。而在發布會期間上手體驗XPS 12的人發現,戴爾似乎對用動態支點鉸鏈來替代傳統轉軸、表帶式鉸鏈之類的設計概念不太感興趣,戴爾更信奉“無鉸鏈主義”,這種想法已經具體體現在XPS 12這款產品中。
XPS 12的可拆卸鍵盤和屏幕并沒有任何的機械連接裝置,戴爾只在可拆卸鍵盤上設置了一個帶磁力的插槽,這個插槽可以穩穩地拖住屏幕。有人會說這個插槽肯定是可以轉動的,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這個插槽本身不帶轉軸,而且位置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將屏幕放置在插槽之后,用戶只能使用一種屏幕角度。這應該也算是信奉“無鉸鏈主義”所帶來的一個弊端。
鉸鏈是筆記本產品中一個非常常見的組件,其在筆記本產品形態的發展變化過程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微軟、聯想、戴爾等廠商也明白,要顛覆傳統并在現有的設計上做出突破,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未來鉸鏈的設計是否還會有所突破呢?是否會采用更新型的材料呢?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