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在今年7月推出了Win10系統,英特爾在今年9月發布了六代酷睿處理器,雙劍合壁,也還是沒能拯救低迷的PC市場。
根據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國際數據公司)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三季度,PC總銷售量約為7100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8%,比之前預計的情況(9.2%)還要糟糕。
一直以來,OEM廠商都懷抱希望——Windows10的推出說不定可以帶動電腦的銷售量,沒有想到的是,第三季度居然下滑得更多。
IDC分析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用戶既然可以免費升級到Win10系統,為什么要花錢購買硬件?
•Windows10 RTM(軟件版本)的快速發布及投入生產,讓很多廠商都來不及推出新款產品。
•大多數零售商目前都把心思放在處理Win8/Win8.1設備上,對于在店內引入Win10新設備并沒有很大興趣。
對此,IDC市場研究經理Jay Chou表示,“雖然PC市場表現差強人意,但我們還是保持樂觀”,“這只是一種暫時的情況,長期來看,為了追求更好的用戶體驗,還是會有人選擇購買新設備的”。
研究主管Linn Huang也表示贊同。他認為,到第四季度,這一情況應該能得到些許改善,因為到那時候,還會有搭載Windows 10系統、英特爾酷睿處理器芯片的新設備陸續進入市場。
當然,具體情況他也不好肯定,所以他最后又補充了一句:
Whether this compulsion translates into actual sales remains to be seen.
(這種強制性理由能不能轉化為實際銷量,還有待觀察。)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