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總是充滿著神秘感。他們既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又同時兼有對平凡人的理解,并努力使自己的作品看得漂亮,用著舒服。藝術家似乎也很苦逼,無休止的頭腦風暴,無休止的改畫,改作品,但是他們又樂此不疲,孜孜不倦。本期專題,特別獻給那些低調,又默默奉獻的藝術家們~
Tayasui Sketches – 簡潔風的繪畫應用(iOS)
Sketches 是 iOS 上老牌的 繪畫 App,對于專業畫手和業余愛好者都非常適合。除了提供了比較豐富的繪畫選擇外,簡潔清晰的界面和扁平化的操作邏輯使它又高出同類應用一籌。
和大多數的繪畫類 App 一樣,Sketches 提供了幾種常用的畫筆類型,在免費版中,提供了包括軟筆、馬克筆、針管筆、自動鉛筆等幾種類型。每一類型都提供了 24 種畫筆選擇,然而免費版里的限制也確實有點多,比如無法改變畫筆的筆刷大小(哦,這簡直太考驗畫功了),也無法使用特色的「圖案筆刷」功能。
在全面扁平化后,使用者的操作全部在界面的下方,盡可能地減少對繪畫工程的影響,一些更細致的功能調整則隱藏在幾個底部菜單內,邏輯也比較清晰。Sketches 也許不是同類軟件中功能最強大的,但一定是最輕量級,最簡潔的~
Adobe Color CC – 專注色彩(iOS)
行業巨頭 Adobe 最近頻頻在移動端發力,Adobe Color CC 就是其標桿產品之一。事實上,Adobe 原本就有一款 App「kuler」實現類似的功能。
Adobe Color CC 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其「實景取色」功能,打開攝像頭,隨著攝像頭顯示的場景變化,App 會自動提取其中的 5 種不同色值。尤其讓小美最滿意的,一是其挑選的色值搭配非常優雅和諧,對于設計師而言,是快速找到配色靈感的好辦法。二是整個過程很流暢,沒有任何卡頓,界面動畫也很吸引力。
Croma – 最具 Android 范的取色管理器(Android)
Android 上長期缺乏和藝術創作和設計相關的優秀 App,即便一些大廠會出 Android 版本,但也欠缺足夠的優化。Croma 完全不同,作為一款取色配色 App,它完全為 Android 而生,并采取了 Material Design 的設計原則。
Croma 支持兩種取色配色方式,第一種是比較傳統的根據準確的 16 進制色值和色板進行設置,而更為實用的則是通過導入照片或者直接拍攝,App 會自動提取照片內的色值,搭配成色條。
盡管相比于 iOS 平臺上逆天的 Adobe Color,其準確度和選擇性都還比較欠缺,但是已經足夠滿足一般需求了。
Ovvvertime – 來點設計獅的趕腳(Android)
Dribbble 作為著名的設計師和創意的集結地,一直沒有官方的客戶端是個大bug,今天小美就推薦這個實用的家伙,快去找找設計獅的趕腳吧。
之前在介紹 Behance 時就曾說,Dribbble 上更多的是靈氣和技巧的展現。這個體驗良好的非官方客戶端,可以幫你快速瀏覽 Dribbble 上的作品,幫你找尋靈感。
Behance – 發現創意人(iOS/Android)
Behance 是展示和發現創意作品的領先在線平臺,同時也是 Adobe 系列的一部分。Behance 的管理團隊每天都會從各種領域中的頂級組合探索出新作品。這些領域包括設計、時尚、插圖、工業設計、建筑、攝影、美術、廣告、排版、動畫、聲效以及更多。領先的創意公司可以通過 Behance 發現人才,數百萬的訪客也可以使用 Behance 跟蹤最新和最杰出的創意人才。
如果你熟悉在線藝術/設計社區,那一定會知道在國內大火的 Dribbble,而相對來說,Dribbble 上更多的是設計師的個人練習,強調的更多的是技法和設計本身。Behance 上有更多的商業作品,不少設計師會分享整個項目的設計流程,以及一些階段性的 demo,對于已經在職的設計師而言,或許意義更大。就像一位大神所說,如果 Dribbble 是設計師的廚房,那么 Behance 則是設計師的客廳~在這里,你獲取的不僅僅是設計技巧,也有寶貴的設計經驗。
畫皮皮 – 一秒變漫畫家(iOS/Android)
漫畫家在小美眼里一直是一個充滿二次元神秘感的職業,他們經年累月地練習,終于練就了一手精湛的畫功。繪畫基礎負無窮的小美只能無限仰望了~~直到用過畫皮皮,小美才重拾了信心!
畫皮皮也不僅僅是一個畫畫應用,也是一個在線分享社區。「作品廣場」內是社區上最熱和最新的作品,你可以在這里多和大神們交流,提升自己的水平,而「涂畫墻」則更像是對不同類型的畫稿按主題進行分類,分類方式頗為新穎,只是小最覺得在內容管理上還需要加強喲~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