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的Siri和Android的語音識別,究竟哪個更強大呢?《紐約時報》科技版專欄作家大衛·波格(David Pogue)日前舉行了一場較為公平的“競賽”:在為期兩周的時間里,他隨身攜帶一部iphone和一部Android手機,每次都同時對它們說話,然后從語音識別輸入、命令控制、網絡信息搜索、使用便利性和人性化程度等方面,對比了它們的優勢和不足。
1.語音識別輸入——Android實時聽寫,Siri格式與標點齊全
Android和Siri在進行語音識別輸入時都出錯頗多,但這也情有可原——畢竟考慮到口音、話筒距離和環境噪音等因素,能做到這樣已經實屬不易。
最新版Android在進行最基本的語音識別輸入時無需連接至互聯網,而且可以在用戶講話過程中實時顯示文字;相比之下,Siri只能在用戶停止講話后一口氣“寫”出來。
但是Siri可以很好地“聽懂”大寫、全部大寫、無空格等格式,以及冒號、破折號、星號、省略號等各種標點;而Android只能理解句號、逗號、驚嘆號等基本標點符號。
2.命令控制——Siri更勝一籌
用語音命令對手機進行控制的優勢,主要在于安全和方便。而Siri在命令控制方面比Android更勝一籌,例如:在開車時聽到有新信息進來,你只需說一句“讀我的新信息”,Siri就能為你朗讀信息內容,甚至能邀請你通過語音識別輸入回復信息,這樣你就完全不用將視線從路面上移開——這樣的功能,Android還無法做到。
Siri和Android都能操縱一些手機自帶的應用,都能識別諸如“周四中午約見鮑勃·巴內特”(與日歷互動)、“記住向哈羅德還錢”(筆記)、“向丹尼·庫珀發電子郵件”(郵件)和“史蒂夫·阿爾珀家的地址是什么?”(通訊簿)等命令。
3.網絡信息搜索——Android更強大,Siri擅長提供餐館和電影信息
搜索是谷歌的老本行,所以Android在網絡信息搜索方面勝過Siri也不足為奇。
Android和Siri對于天氣(“底特律這周末天氣如何?”)、時間(“比利時現在幾點?”)、股價、體育賽事、匯率轉換(“32歐元是多少美元?”)、計算(“距離情人節還有多少天?”)等信息都能應對自如,而且能回答各類網絡搜索問題(例如“一塊好時巧克力含有多少卡路里的熱量?”、“什么時候出現下一次日食?”,等等)。
但是Android給出答案的速度比Siri快得多,而且尤其擅長與地點和導航相關的問題(拜強大的地圖應用所賜),以及回答連續問題(例如“希拉里·克林頓是誰?”和“她的丈夫是誰?”)。
此外,Android還內置了類似Shazam的音樂識別功能——也就是說,點擊語音識別圖標并讓Android手機聽一首歌,它就迅速找出相應的歌名和歌手。
但是,Siri對餐館和電影信息更在行——它能通過與訂餐網站OpenTable的整合直接進行語音訂餐(例如“周六晚上7點預訂一家不貴的意大利餐館。”),而且能漂亮地回答很多與電影相關的具體問題(例如“本周有哪些影片首映?”、“《藍精靈2》今天的放映時間?”等等)。
4.使用便利性——Android有硬傷
要想在Android手機上使用語音功能,就得點一下谷歌搜索欄里的麥克風圖標,而且它只出現在主屏幕或Google Now屏幕上,因此在手機處于休眠狀態或者正在使用其他應用時無法使用。
但是在iPhone上,長按Home鍵或者耳機線上的一個裝置,就能隨時開啟語音功能。
總之,Android的語音功能需要用戶頻頻拿起手機,而用戶的視線也不能離開手機——摩托羅拉的Moto X等新款手機例外,它們可以被設為“始終聆聽”。
5.人性化程度——Siri有,Android無
Siri比Android更具“人情味”,有時還會跟你講講俏皮話。如果你問Siri:“你爸爸是誰?”它會回答:“是你。我們現在可以繼續工作了嗎?”如果你說:“Siri,解放我吧。”它會說:“請解開你的腰帶,脫下鞋和外套并掏空口袋。”但是,也有不喜歡蘋果的人指責Siri的人性化功能華而不實。
結論:如果大家肯花些時間仔細研究一下,其實Siri和Android的語音功能都非常實用。目前Siri占上風,但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大大縮小,而且它們都在迅猛發展。在將于今秋正式發布的iOS 7中,Siri將會擁有更動聽的聲音、更快速的搜索以及通過語音更改設置的功能(例如“開啟飛行模式”、“開啟藍牙”)。總之,過不了多久,“對手機說話”就會像“用手機通話”一樣普及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