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總結了JavaScript常見事件處理程序。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事件指的是使用者或者瀏覽器自身執行的某種動作(比如點擊事件)。響應這些事件的函數就叫做事件處理程序(或者叫事件監聽器)。事件處理程序的名字以“on”為前綴,比如 click 事件的事件處理程序就是 onclick。
1 HTML 事件處理程序
如果某個元素支持某個事件,那么它都有一個與相應的事件處理程序同名的 HTML 屬性,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屬性來指定 JS:
<input type="button" value="點我" onclick="alert('點擊過咯')"/>因為這里的腳本是嵌入在 HTML 元素的屬性中,所以使用了單引號!
也可以調用在頁面的其他地方定義的腳本:
<input type="button" value="Click me" onclick="showMessag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showMessage() { console.log("Hello World!"); }</script>事件處理程序的代碼在執行時,可以訪問到全局作用域中的任何代碼!
這樣指定的事件處理程序,會創建一個封裝著元素屬性值的函數,它有一個局部變量 event,就是事件對象:
<input type="button" value="點我" onclick="alert(event.type)"/>
通過 event 變量,可以直接訪問事件對象。在這個函數內部,this 值等于事件的目標元素:
<input type="button" value="點我" onclick="alert(this.value)"/>
可以通過這個動態創建的函數,來擴展它的作用域。在這個函數內部,可以訪問 document 以及該元素本身的成員,這個函數是像這樣使用 with 來擴展作用域的:
function(){ with(document){ with(this){ //元素屬性值 } }}所以,在事件處理程序中,要訪問自己的屬性就變得很容易啦 O(∩_∩)O~:
<!-- 輸出 “點我” --><input type="button" value="點我" onclick="alert(value)"/>
如果當前元素是一個表單輸入元素,則作用域中還會包含訪問表單元素(父元素)的入口,所以這個函數應該是這樣的:
function(){ with(document){ with(this.form){ with(this){ //元素屬性值 } } }}這樣事件處理程序就無需引用表單元素,就可以直接訪問到表單中的其他字段啦O(∩_∩)O~:
<form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value=""> <input type="button" value="Echo Usernmame" onclick="console.log(username.value);"></form>
在 HTML 中直接指定事件處理程序會有這些缺點:
時差問題——假設函數是定義在頁面最底部,如果用戶在頁面還未解析到這個函數時,就點擊了按鈕,就會引發錯誤。所以很多 HTML 事件處理程序都會被封裝在 try-catch 塊中: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