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JS立即執行函數功能與用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相信大家經常會遇到下面這兩種寫法:
(function(){ ... })()和
(function(){ ... }())關于這樣寫是什么意思呢?有什么區別呢?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幾個概念:
函數聲明、函數表達式、匿名函數
函數聲明: function fnName() {...} ;
使用 function 關鍵字聲明一個函數,再執行一個函數名,叫函數聲明。
函數表達式: var fnName = function() { ... } ;
使用 function 關鍵字聲明一個函數,但未給函數命名,最后將匿名函數賦予一個變量,叫函數表達式,這是最常見的函數表達式語法形式。
匿名函數: function() { ... } ;
使用 function 關鍵字聲明一個函數,但未給函數命名,所以叫匿名函數,匿名函數屬于函數表達式,匿名函數有很多作用,賦予一個變量則創建函數,賦予一個事件則成為事件處理程序或創建閉包等等。
函數聲明和函數表達式不同之處在于
1、JavaScript 引擎在解析 JavaScript 代碼時會“函數聲明提升”當前執行環境(作用域)上的函數聲明,而函數表達式必須等到 JavaScript 引擎執行到它所在行時,才會從上而下一行一行地解析函數表達式。
2、函數表達式后面可以加括號立即調用該函數,函數聲明不可以,只能以 fnName() 形式調用。
知道了這些函數基本概念后,回頭看看 (function(){ ... }()) 和 (function() { ... })() 這兩種立即執行函數的寫法,最初我以為是一個括號包裹匿名函數,并在后面加個括號立即調用函數,當時不知道為什么要加括號,后來明白,要在函數體后面加括號就能立即調用,則這個函數必須是函數表達式,不能是函數聲明。
(function(a) { console.log(a); //使用()運算符,打印出123})(123);(function(a) { console.log(a); //使用()運算符,打印出1234}(1234));!function(a) { console.log(a); //使用!運算符,打印出12345}(12345);+function(a) { console.log(a); //使用+運算符,打印出123456}(123456);-function(a) { console.log(a); //使用-運算符,打印出1234567}(1234567);var fn = function(a) { console.log(a); //使用=運算符,打印出12345678}(12345678);可以看到輸出結果,在 function 前面加 ! 、+ 、- 甚至是逗號等都可以起到函數定以后立即執行的效果,而 () 、! 、+ 、- 、= 等運算符,都將函數聲明轉換成函數表達式,消除了 javascript 引擎識別函數表達式和函數聲明的歧義,告訴 javascript 引擎這是一個函數表達式,不是函數聲明,可以在后面加括號,并立即執行函數的代碼。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