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tch的由來和定義
fetch的由來
眾所周知,傳統(tǒng) Ajax (指 XMLHttpRequest)是最早出現(xiàn)的發(fā)送異步請求技術,其核心是使用XMLHttpRequest對象。但是它也存在一些令人頭疼的問題:XHR 是一個設計粗糙的 API,不符合關注分離的原則;配置和調(diào)用方式非常混亂,而且基于事件的異步模型寫起來也沒有現(xiàn)代的 Promise,generator/yield,async/await 友好。而Fetch 的出現(xiàn)就是為了解決 XHR 存在的問題。
fetch的定義和使用
MDN中的描述:
Fetch API 提供了一個獲取資源的接口(包括跨域請求)。任何使用過 XMLHttpRequest 的人都能輕松上手,但新的API提供了更強大和靈活的功能集。but 因為凄慘的兼容性,讓這個東東用起來比較困難。那我可以自己封裝一下,對于不支持fetch的瀏覽器便使用ajax 代替(見下文)。
Fetch 的核心在于對 HTTP 接口的抽象,包括 Request,Response,Headers,Body,以及用于初始化異步請求的 global fetch。其中,global fetch方法的語法定義:
fetch(input[, init]);
input:定義要獲取的資源。可以是一個資源的 URL 字符串,也可以是一個 Request 對象。
init:可選,一個配置項對象,包括所有對請求的設置。包括:method,headers,body,mode,credentials等返回值:Promise
切記一點:Fetch是基于promise設計的,它不是ajax的進一步封裝,而是原生js API,沒有使用XMLHttpRequest對象。
fetch的優(yōu)點和缺點
優(yōu)點:
1. 語法簡潔,更加語義化
2. 基于標準 Promise 實現(xiàn),支持 async/await
3. 同構方便,更加底層,提供的API豐富(request, response, body , headers)5. 脫離了XHR,是ES規(guī)范里新的實現(xiàn)方式
缺點:
1. fetch只對網(wǎng)絡請求報錯,對400,500都當做成功的請求,服務器返回 400,500 錯誤碼時并不會 reject。
2. fetch默認不會帶cookie,需要添加配置項: credentials: 'include'。
3. fetch不支持abort,不支持超時控制,造成了流量的浪費。
4. fetch沒有辦法原生監(jiān)測請求的進度,而XHR可以
補充知識點:
Fetch的mode配置項有3個取值:
same-origin:該模式是不允許跨域的,它需要遵守同源策略;
cors: 該模式支持跨域請求,顧名思義它是以CORS的形式跨域;
no-cors: 該模式用于跨域請求但是服務器不帶CORS響應頭,也就是服務端不支持CORS;目前,針對跨域請求,cors模式是常見的實現(xiàn)。
vue項目中完美封裝fetch
話不多少,直接附上代碼。
env.js文件,如下:
/** * baseUrl: 域名地址 * routerMode: 路由模式*/let baseUrl = '';let routerMode = 'history';if (process.env.NODE_ENV == 'development') { baseUrl = 'http://localhost:3000';}else{ baseUrl = 'http://xxxx這里是線上地址xxx';}export { baseUrl, routerMode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