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
在上一篇Vue響應式原理-理解Observer、Dep、Watcher簡單講解了Observer、Dep、Watcher三者的關系。
在Observer的偽代碼中我們模擬了如下代碼:
class Observer { constructor() { // 響應式綁定數據通過方法 observe(this.data); }}export function observe (data) { const keys = Object.keys(data); for (let i = 0; i < keys.length; i++) { // 將data中我們定義的每個屬性進行響應式綁定 defineReactive(obj, keys[i]); }}export function defineReactive () { // ...省略 Object.defineProperty get-set}今天我們就進一步了解Observer里還做了什么事。
Array的變化如何監聽?
data 中的數據如果是一個數組怎么辦?我們發現Object.defineProperty對數組進行響應式化是有缺陷的。
雖然我們可以監聽到索引的改變。
function defineReactive (obj, key, val)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 => { console.log('我被讀了,我要不要做點什么好?'); return val; }, set: newVal => { if (val === newVal) { return; } val = newVal; console.log("數據被改變了,我要渲染到頁面上去!"); } })}let data = [1];// 對數組key進行監聽defineReactive(data, 0, 1);console.log(data[0]); // 我被讀了,我要不要做點什么好?data[0] = 2; // 數據被改變了,我要渲染到頁面上去!但是defineProperty不能檢測到數組長度的變化,準確的說是通過改變length而增加的長度不能監測到。這種情況無法觸發任何改變。
data.length = 0; // 控制臺沒有任何輸出
而且監聽數組所有索引的的代價也比較高,綜合一些其他因素,Vue用了另一個方案來處理。
首先我們的observe需要改造一下,單獨加一個數組的處理。
// 將data中我們定義的每個屬性進行響應式綁定export function observe (data) { const keys = Object.keys(data); for (let i = 0; i < keys.length; i++) { // 如果是數組 if (Array.isArray(keys[i])) { observeArray(keys[i]); } else { // 如果是對象 defineReactive(obj, keys[i]); } }}// 數組的處理export function observeArray () { // ...省略}那接下來我們就應該考慮下Array變化如何監聽?
Vue 中對這個數組問題的解決方案非常的簡單粗暴,就是對能夠改變數組的方法做了一些手腳。
我們知道,改變數組的方法有很多,舉個例子比如說push方法吧。push存在Array.prototype上的,如果我們能
能攔截到原型上的push方法,是不是就可以做一些事情呢?
Object.defineProperty
對象里目前存在的屬性描述符有兩種主要形式:數據描述符和存取描述符。存取描述符是由getter-setter函數對描述的屬性,也就是我們用來給對象做響應式綁定的。Object.defineProperty-MDN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