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部分結束得有點突兀,沒有給什么例子,因為關鍵的概念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由于該書的寫作方式,沒法每次把一個點的內容全講完(滲透在每個章節中),只先這樣一部分一部分總結了。
關于display的值,inline-block是混合了塊元素的行內元素的一種特殊存在,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一點你可能不知道,當他像行內元素一樣與文本排列在一行時,表現出的布局方式和替換元素一樣。也就是說,margin,padding,border會影響它行內框的高度。
還有一個混合了行內元素和塊元素的屬性。run-in,支持性貌似不太好。為一個塊元素聲明該屬性之后,他會表現為緊跟它之后的塊元素的第一個行內框。也就是說,這樣寫
<h1 style="display:run-in">sss</h1><div>eeeeeeeeee</div>和這樣寫<div><span>sss</span>eeeeeeeeee</div>效果是差不多的。注意兩點1.使用了run-in后只有它后面的第一個元素是塊元素才有效。2.例子中的h1仍會繼承父元素的樣式,而不會繼承它后面的div的樣式。內邊距,邊框和外邊距
內邊距和外邊距前面說過了,這里說下邊框。邊框的顏色默認為文本的顏色,若沒有文本,則為父元素文本的顏色。
邊框的樣式:border-style(單邊樣式:border-top-styoe | ...)
值:none | hidden | dotted | dashed | solid | double | groove | ridge | inset | outset | inherit
繼承性:無
默認值:none(此時無論設置寬度為多少,都將變為0)
可以像margin一樣,為各個邊應用不同的樣式時使用簡便寫法。對于邊框的寬度,顏色也是同樣。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