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抄襲的傳統:古代科舉,很多考生把八股文抄在一小塊帛上,藏在身上或者繡在衣服里;現代的抄襲水平也已經高科技化了,早點的時候用傳呼機,后來用手機,再后來甚至有了專門的為抄襲設計的高科技設備。
中國互聯網也一樣,少不了抄襲。周鴻祎和cnet的王路都抱怨過國內網站抄襲的風氣。“中國互聯網大規模的收購很少”,在國內收購了10余家網站的王路說,“一個流量不錯的網站在國內不會有人收購,更多人們會花點錢作一個,那要比收購省很多錢”。對此,周鴻祎也抱有類似的觀點。
所以,當國外有了雅虎,中國就有了新浪和搜狐;國外有了google中國就有了百度;國外有了icq中國就有了qq。當國外有了myspace、youtube這些所謂2.0的網站,國內緊隨而來,他們的仿造者讓國外的vc們癡迷,但卻多得離譜,國內的2.0網站的仿造者們造就了上百個博客、space還有視頻分析分享網站,讓vc們挑花了眼,也讓那些2.0的發源地上的先行者們汗顏。
小的時候班上學習不好的同學打打小抄是為了逃避父母的責罵;長大了抄抄,那是生計的需要。當然抄也要有抄的水平,把自己作對的題目抄成錯的,把別人的名字也抄過來,那就沒水平了。
騰訊是國內產品第一大抄,馬化騰號稱當市場上有第一個和第二個的時候,騰訊就會開始“抄”了,馬化騰也從創業伊始一路抄了過來,qq,休閑游戲,qq堂、對戰平臺、qzone、soso、滔滔、qqlive,從名字到產品,“抄你沒商量”,抄成了中國互聯網的第一名,抄襲成了中國互聯網的第一生產力。
騰訊抄成了第一,可最近的三九健康網抄得水平卻不高。最近好大夫網站發現,同業的競爭者三九健康網中有大量自己網站的內容,不少內容的評論都被照抄。網站仿照本無可厚非,可是搬了內容不算,連評論都照搬就有點邪乎了,這和小時候抄作業連評語抄過來沒什么不同。
我們沒有必要指責誰抄襲了,或者誰炒誰,我只想說一點,抄要抄得高明一點,別露出馬腳來,否則,就沒意思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