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最敏感而且最令人跌眼鏡的事件便是所謂“搜狐與新浪的第一門戶之爭”之“搜狐大翻盤”。坐擁八年中國第一門戶之譽的新浪,終于在奧運大計即將到來之際晚節不保,敗下陣來。alexa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搜狐在網站訪問量和網站總排名這兩個最影響廣告價值和效果的關鍵指標中,已經連續兩周全面超過新浪網。
最近兩天最敏感而且最令人跌眼鏡的事件便是所謂“搜狐與新浪的第一門戶之爭”之“搜狐大翻盤”。坐擁八年中國第一門戶之譽的新浪,終于在奧運大計即將到來之際晚節不保,敗下陣來。alexa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搜狐在網站訪問量和網站總排名這兩個最影響廣告價值和效果的關鍵指標中,已經連續兩周全面超過新浪網。
一些人固執地指出,這則新聞怎么可以發在法制晚報上呢?alexa怎么可信呢?那么能賺錢的新浪怎么可能輸呢?……可是,當他們發現在百度、搜狗上搜 索“新浪被搜狐超過”這個新聞關鍵句時上萬的鏈接數字后,他們不再懷疑新聞真實性了。當他們被樓下反問:當初新浪領先時你們怎么就相信alexa呢時,他們不再鄙視alexa了。當業內分析師指出,易于倒戈的廣告客戶們肯向新浪投入更多的主要原因只不過是因為新浪擁有“第一門戶”的名譽時,他們沉默了。
不得不沉默。新浪就是被超越了,被赤裸裸的超越了。中國第一、第二大傳統門戶座次由此生變,伴隨著下一個年度的百年奧運大事,中國互聯網格局也許真的發生了大革命的機會??蔀槭裁茨??新浪究竟是缺少了什么呢?這不得不讓我們重新審視兩大門戶過去幾年走過的路程。
搜狐曾經被看作是互聯網多元化難以成功的教材,飽受批評;新浪則被認定是互聯網專注至上的明證,大獲追捧。搜狐和新浪激烈競爭的八年,大多數時間是多元 化之間的對抗---搜狐先后收購了chinaren、17173、焦點網、圖行天下、goodfeel,又在2004年全力推出獨立搜索引擎“搜狗”;新 浪方面則選擇收購了訊龍、朗瑪uc、財富之旅、網興,與ncsoft合資成立樂谷,并在2005年推出獨立搜索引擎“愛問”。大多數時間內,搜狐和新浪幾 乎雙雙涉足了中國互聯網的全部業務。在多元化的時代里,新浪保持著領先優勢。
而從2006年開始,新浪逐漸收縮戰場,由多元化 開始專注內容。很快開始從樂谷撤資,將財富之旅出售給藝龍年,放棄愛問轉投google合作網頁搜索。新浪第五任ceo曹國偉面對媒體公眾不止一次強調新 浪要“專注做互聯網內容”。由于廣告收入仍然領先搜狐,新浪的“專注戰略”在一年內也的確贏得了一片贊譽。但是,在專一化對抗多元化的新時代,新浪和搜狐 的近況對比卻讓人們開始反思,它似乎走錯了路。
搜狐在新浪的光芒下臥薪嘗膽,在最艱難的那段日子里甘愿走下門戶神壇,大膽摒棄新 浪追捧的“媒體化、名人思路”,背其道而行之,轉而將精力投放在真正“大多數”的貧苦大眾身上,潛心鉆研新技術與相關應用,堅持走草根路線,推出強大的、 備受好評的搜狐博客;推出市場占有率節節攀升的娛樂視頻、體育視頻品牌;推出苦心開發多年的大型精品網絡游戲;推出整合多個網站矩陣的“大本營”、“小紙條”系列王牌;推出最具前景的sns產品chinaren校內……
一切的這一切,讓新浪離老百姓網民越來越遠,讓搜狐和網民們的生活結合越來越緊密。在互聯網界,每個產品都是一種經營思路,新浪的內容專注性 意味著他們追求短期內的利益最大化,搜狐的多領域厚積薄發則意味著他們在多個領域謀求得更為長遠。新浪博客迫不及待地不斷炒作自己的名人概念,不斷炒作某 某博客訪問量“世界第一”等等,無不顯示其急功近利之心。而反觀搜狐近兩年來最成功的一款產品“搜狗輸入法”,則高姿態地表示“一切為用戶著想”---不 捆綁插件,永遠綠色,永不收費,融合多種產品使用習慣,無門檻過渡,甚至針對用戶意見連續推出十幾個改進版本,可謂近年來少有的嚴以自律的高水準網絡應用 產品。
隨著時間的推進,新浪博客的用戶開始不斷流失,因為大多數用戶發現,新浪最在意的其實并不是他們,這讓大家感到很失落。而 搜狐博客、搜狗輸入法的用戶開始不斷增加,因為用戶們很容易發現,這些優秀的技術竟然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這些技術可以為自己的網絡生活不斷增添色彩。這 種對比的結果,對于兩家公司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和“致勝的”。
在面對張朝陽咄咄逼人的“技術驅動和產品導向”戰略時,建議新 浪的高層們都應該好好去把玩一下搜狐的博客,搜狗的輸入法;去體會一下,究竟什么樣的產品才是一家頂尖門戶所應該擁有的,究竟什么樣的企業意識才是一家 “中國第一網站”所應具備的。新浪是一家基礎雄厚的品牌企業,他們不應該在金錢面前迷失方向,新浪應該及時審視和發現自己缺少一個“搜狗輸入法”,更缺少的是一顆真誠對待用戶的心。絕不可以忘記,缺少一份摯誠的企業,注定無法贏得未來的無際市場。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