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使用GOOGLE的廣告系統的站長們,都發現了一個郁悶的問題,就是GOOGLE的廣告居然沒有用彈出框,本來在你網站的瀏覽者,一點之下就另投新歡了。這和我們平時的概念和習慣有了沖突,我們平時理解的就是廣告肯定就是彈出新窗口啊。這世界有名的GOOGLE,怎么就在這個細節上出了毛?。克伎贾?,信步國外的網站,才發現,居然老外是很少用彈出框的。于是想來是他們的習慣,也就沒有去推敲了。
但最近,看一些網上技術日志,發現一個很好玩的事情。有很多人,在爭論瀏覽器彈出新窗口是否合理、是否人性化、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贊成不彈出的,
引用:
彈出新窗口讓用戶沒有選擇,不管你喜不喜歡,只能接受新窗口;而默認原窗口則可以讓用戶選擇是否需要一個新窗口。前者是強加給用戶一樣東西(盡管有些人喜歡這種方式),而后者沒有。前者誰更能體現尊重用戶。
國內的搜索引擎、各大門戶網站,全部千篇一律地“target=_blank”。保留原窗口對網站的流量或點擊率絕對是有利的,因為這樣用戶點擊原窗口上的其它鏈接可能性更大。為什么我們的門戶網站也是千篇一律地滿布鏈接,唯恐遺漏了哪一小塊?也是因為“target=_blank”。兩者相輔相成。國內的用戶習慣了這個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做法,網站也習慣了這種提供流量的辦法。但習慣了東西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只要留心一下,國內的大多數網站總是有各種各樣強加于用戶的東西。到現在為止,國內各大網站的pop-up廣告仍是滿天飛,還有些網站還用禁止IE“回退”(Back)和跳出詢問是否要把該頁設為主頁或收藏這種小伎倆,所有這一切,目的就是要你多點擊多訪問。
所有這些細節,好像并不太重要,可是累積起來已經明顯地讓人看到國內的網站跟國外的網站之間的區別。如果說這是使用習慣問題,那只能說我們已經太習慣種種不被尊重的做法了。
贊成彈出的
適當的彈出可以方便瀏覽,不用退來退去,也可以防止,一點關閉,就什么都找不到了,路全斷了。
有很多新的上網上員,不知道怎樣去使用選擇彈出窗口(右鍵選擇或者按住shift鍵點擊鏈接)。
而且贊成的言論有兩個預設前提:
1)在原窗口打開是大多數人的偏好;
2)尊重用戶就應該給用戶最多的選擇.
那么,按照這個邏輯,我是不是可以說:如果一個人染上了毒癮,那么我們就應該讓他吸,因為他喜歡?我們不能強制他戒毒,因為強制就是不尊重。
如果我們都注意到這樣的問題,說明我們的網站服務,已經更細化精確到人性化上面來了,真是一件好事啊。
這些爭論,我是深有體會,我不由的想起我的經歷,我做網站有點久,這樣的問題早就碰上了。我個人覺得,人在瀏覽網站的時候,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樹型,一種是線型。
在線型瀏覽時,就不應該是彈出窗口,這時,原窗口打開可以保持內容的連續性。一點接到到下一點。
在樹型瀏覽時,每一個節點分叉都會是不同的內容。到了終點,再遞歸回上一個節點,去另一個分支,這和我們平時搜索資料文檔時,是非常近似的。所以,如果是同窗口打開,往往會讓人找不到返回的路。這時就應該是用彈出窗口來處理鏈接。
大家只要分清楚你的內容的形式,就可以決定是否用彈出窗口了。
當然,我在做本網站的內容規范的時候,還有一個規則,就是本網站內,盡量用原窗口,非常本站的內容,盡量用彈出窗口。這樣又能保持本站內容的連續,還能讓瀏覽者多停留在本站上,能看到一些更多相關的內容。
我就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吧。
適合彈出窗口的情況
1.樹形的內容結構
2.大量列表內容(還可以節約每次重建立列表查詢的資源)
3.需要比較兩個頁面時
4.站外鏈接
不適合彈出
1.線形的內容結構(比如一篇文章的分頁)
2.本站欄目導航(大忌)
3.站內鏈接
如果還缺少什么,大家可以在評論里補充我再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可以看看 alexa.com 上面,每個網站的 Popups 值。不同網站的類型,都有自己的百分比上限,新浪作為一個新聞類網站,Popups 值高達55%,我在瀏覽的時候,其實也沒有覺得特別的不便。咱們也不用迷信外國的月亮,可以根據自己網站的需要來,只要能方便用戶就行,有些條條框框也不用硬套在自己身上。
引用文章:
這兩個文章里有足夠的觀點和鏈接,大家都可以看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