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Surface Laptop筆記本是2017年微軟在硬件方面動作最大的一步,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小米科技做的Air 4G版和微軟Surface Laptop之間的權衡。小米和微軟這一次有了交集,說的是兩家都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另一方面也是筆者本人想要表達對他們兩為消費者做出貢獻的感謝。是不是有朋友覺得有些夸張了?我覺得還是比較講道理的。
來看看兩家公司都為科技圈里的消費者做出過哪些貢獻

上圖就是微軟公司對整個世界做出的最大貢獻:將PC的操作系統從指令式的DOS升級為窗口式的Windows。具體的影響是什么?就是PC的操作從使勁敲鍵盤,變成了鼠標簡單的移動和點擊了。PC系統從點、線、面構成的二維畫面直接跳越到了具有深度的三維立體世界,視野一下子開闊了許多,也就有了今天由桌面端和移動端智能設備共同構建的信息大爆炸時代。

說到移動端的智能設備,2011年底的智能手機市場,諾基亞N9和三星Galaxy S II售價都還在4000元往上,體驗良好的智能手機對于貧富差距較大的中國市場來說終究是存在普及的困難性的。

同一時期,小米手機橫空出世,將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優秀使用體驗的高配置智能手機的價格直接拉到了2000元。之后隨著硬件科技的不斷進步,小米帶領眾國產手機品牌將千元智能機這個段位的產品做成了全民普及智能手機的生力軍。再加上微博、微信、支付寶,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式到來。
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小米的饑餓營銷智能手機產品,對于科技生態圈的打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科技圈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微軟和小米的作用并沒有我說的那樣重大。但是時代造英雄,英雄就是英雄。
和小米家的產品比配置,確實需要一些高門檻的黑科技

小米筆記本Air的價位定得是相當的親民,所以我在基礎配置和Surface Laptop的i5處理器、8GB內存、256GB硬盤差不多的基礎上,選擇了售價6999元的4G版。即便如此,小米筆記本Air 4G版仍有1000元不止的價格優勢。同時,小米筆記本Air還使用了940MX這款入門級的獨立顯卡,圖形性能明顯強于微軟Surface Laptop,不過純粹追求極致辦公體驗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個獨顯有點雞肋。屏幕當然是微軟Surface Laptop有優勢了,Surface的系列不是白歸進去的。
外觀方面的對比,微軟Surface Laptop不虛任何品牌

微軟Surface Laptop我們之前就說過了,激光切割鋁合金全金屬機身和鍵盤面采用的Alcantara“毆締蘭”材質,既有Surface系列產品的傳統與特點,又有微軟設計團隊為其傾注的創新元素。產品A面拋光刻印的微軟LOGO,帶來極簡商務風的視覺感受。整個機身沒有一個裸露螺絲的設計,也能體現微軟產品工業設計的高水準。

小米筆記本Air的全金屬機身在用料和各部位設計語言上,都有著較高的一致性。輕盈、堅固的鋁合金材料,表面經過細膩的磨砂工藝處理,商務風格也十分濃郁。它的A面是沒有任何LOGO的,這也是小米筆記本Air面向年輕用戶做出的大膽創新。

通過小米官方推出的個性機身貼紙,用戶就能根據自己的偏好來對小米筆記本Air進行外觀的DIY了。其實這與A面有沒有設計LOGO關系不大,但是將貼紙劃入官方產品的筆記本品牌,小米卻是具有影響力的為數不多的幾家。
Surface Laptop就是Surface Laptop,它的外觀設計并不是比別的品牌旗下的產品優秀特別多,但是這種3:2的觸控屏以及類翻毛皮Alcantara材質鍵盤面設計,確確實實是無可取代的。小米筆記本Air年輕、樸素又親民,并且支持官方DIY,也有不小的可玩性。
內置移動4G“黑科技”,小米筆記本Air 4G版的最大賣點

小米筆記本Air內置4G LTE網絡模塊,無需單獨辦卡、開卡,激活就能隨時隨地上網。贈送首年48GB超大流量,辦公是夠用了,移動看劇48GB流量還是差了點意思。筆記本產品通過外接的USB無線上網卡就能實現實時上網的目的,但是小米筆記本Air 4G版直接將這個功能植入機身內部,在相對不充裕的移動空間里能夠為用戶提供更高的便利性,這也是很多消費者選擇小米筆記本Air 4G的原因。

小米筆記本Air機身含有一個USB Type-C接口,能夠適應很多新設備的使用。外加兩個USB 3.0和HDMI視頻接口的設定,日常拓展能力非常優秀。

相比之下,微軟Surface Laptop機身僅有一個USB 3.0接口,在使用了無線上網卡之后就沒有剩余的USB口供用戶使用了。一個USB接口的設定在拓展性方面實在是捉襟見肘,Surface Connect接口畢竟是小眾,不能與多個USB接口的便利性相對比。
小米筆記本Air內置4G LTE網絡模塊,機身的USB Type-C接口都能為用戶的移動使用提供極大的便利。相比之下為微軟Surface Laptop在I/O接口拓展性上就差得很多,一個USB 3.0接口的設定雖然能夠滿足一般的日常使用,但是真到了要用到兩個USB接口的時候,沒有USB HUB就只能干瞪眼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