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5月20日,神舟發布了旗下戰神TX9/TX8系列游戲本的新旗艦,戰神TX9/TX8系列均搭載了第十代英特爾酷睿桌面級處理器以及RTX顯卡,硬件性能非常強勁,今天我們就來聊一款TX9系列的主力機型——神舟戰神TX9-CU5DK,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神舟戰神TX9-CU5DK
神舟戰神TX9-CU5DK的具體配置如下:
CPU:英特爾酷睿i5-10400
顯卡:英偉達GTX GeForce RTX 2070 8GB(115W)
內存:16GB DDR4 2666MHz
硬盤:256GB PCIe NVMe SSD+1TB HDD
屏幕:16.1英寸 144Hz 72%NTSC色域 IPS
01 桌面級處理器 性能釋放強勁
神舟戰神TX9-CU5DK的最大特點就是搭載了一顆第十代英特爾酷睿桌面級處理器,具體型號是酷睿i5-10400,這是一顆6核心12線程的處理器,基于Comet Lake架構、14nm工藝,基礎頻率2.9GHz,單核最大睿頻4.3GHz,12MB三級緩存,集成UHD 630核顯,TDP 65W。
酷睿i5-10400檢測信息
無論是相比移動標壓處理器(35W-45W)還是低壓處理器(15W),桌面級處理器都擁有絕對的優勢,這是因為桌面級處理器有著更高的功耗(≥65W),而性能往往與功耗成正比。也就是說,功耗越高,性能也就越強,當然這種正比關系僅限于討論同一代處理器,跨代比較不在此列。
我們通過Cinebench R15進行測試,酷睿i5-10400的單核分數為187cb,多核分數為1317cb,我們將同為6核心12線程的酷睿i7-10750H、酷睿i7-9750H以及酷睿i7-10710U加入對比,以比較桌面級處理器和移動標壓/低壓處理器之間的性能差距。
Cinebench R15分數對比
可以看到,酷睿i5-10400在多核性能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盡管同為6核心12線程,但是酷睿i5-10400憑借更高的功耗以及頻率均領先于其他處理器,單核方面酷睿i5-10400和酷睿i7-9750H基本持平,領先酷睿i7-10710U,落后酷睿i7-10750H。
在進行更為嚴苛的50輪Cinebench R15多核負載測試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研究一下神舟戰神TX9-CU5DK對處理器的功耗限制問題。一般在輕薄本中對處理器的PL1、PL2功耗(長時、短時睿頻功耗)會有比較大的限制,這是因為輕薄本的散熱空間比較有限,無法承受處理器持續負載后的高溫,而游戲本的限制相對比較少,尤其是像神舟戰神TX9-CU5DK這樣散熱空間充足的“巨無霸”。
安靜模式(左側紅色方框內為PL1、PL2功耗)
省電模式(左側紅色方框內為PL1、PL2功耗)
娛樂模式(左側紅色方框內為PL1、PL2功耗)
性能模式(左側紅色方框內為PL1、PL2功耗)
我們通過HWiNFO來查看處理器的PL1、PL2功耗,神舟戰神TX9-CU5DK在Control Center中預設了安靜、省電、娛樂、性能四種電源模式,每種模式下的PL、PL2功耗如下所示:
安靜:PL1 20W;PL2 40W
省電:PL1 65W;PL2 65W
娛樂:PL1 65W;PL2 120W
性能:PL1 80W;PL2 150W
可以看到,在性能模式下處理器的PL1、PL2功耗最高,也就是說,在性能模式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釋放處理器的性能,建議游戲玩家可以將電源模式長期設定在性能模式,我們在測試部分均基于該模式下。
接下來我們對處理器進行更為嚴苛的50輪Cinebench R15多核負載測試以檢測處理器的持續負載能力。如前所述,一般在這個項目中,移動標壓/低壓處理器因為限制了處理器的PL1、PL2功耗,以至于處理器的性能在長時間負載之后明顯下降,神舟戰神TX9-CU5DK在性能模式下完全解鎖了對處理器的功耗限制,因此理論上會有比較好的性能釋放。
50輪Cinebench R15多核負載測試
可以看到,50輪測試中最大值為1327.89,最小值為1264.94,反映整體趨勢的中位數為1306.655,在我們的數據庫中,1306.655的中位數足以領先所有移動標壓/低壓處理器了。
02 滿血版RTX 2070 SSD+HDD雙硬盤
其他硬件方面,神舟戰神TX9-CU5DK搭載了一顆NVIDIA GeForce RTX 2070顯卡,通過Furmark負載測試可以看出這是一顆115W的“滿血版”RTX 2070,其基于12nm工藝、TU106核心,支持RTX實時光線追蹤以及DLSS深度學習超采樣技術。
RTX 2070檢測信息
我們通過《古墓麗影:暗影》《刺客信條:奧德賽》《孤島危機:新曙光》《地鐵:逃離》四款游戲來測試顯卡性能,四款游戲全部在1080P分辨率、高畫質下進行。
《古墓麗影:暗影》高畫質平均98幀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