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DIVCSS5為大家總結網頁中常見html單位介紹,在css+div布局中長度單位介紹篇。
其實css中的長度單位一共有8個,分別是px,em,pt,ex,pc,in,mm,cm;
px:像素(Pixel),相對于設備的長度單位,像素是相對于顯示器屏幕分辨率而言的。譬如,WONDOWS的用戶所使用的分辨率一般是96像素/英寸。而MAC的用戶所使用的分辨率一般是72像素/英寸。
em:相對長度單位。相對于當前對象內文本的字體尺寸。如當前行內文本的字體尺寸未被人為設置,則相對于瀏覽器的默認字體尺寸。
ex:相對長度單位。相對于字符“x”的高度。此高度通常為字體尺寸的一半。如當前對行內文本的字體尺寸未被人為設置,則相對于瀏覽器的默認字體尺寸。
pt:點(Point),絕對長度單位。
pc:派卡(Pica),絕對長度單位。相當于我國新四號鉛字的尺寸。
in:英寸(Inch),絕對長度單位。
mm:毫米(Millimeter),絕對長度單位。
cm:厘米(Centimeter),絕對長度單位。
其中:1in = 2.54cm = 25.4 mm = 72pt = 6pc ;
容器的大小我們經常用px做單位,大家都沒什么異議,字體大小(font-size)很多國內的人使用px做單位,其實用px做字體單位唯一的致命缺點就是在IE下無法用瀏覽器字體縮放的功能。或者以前的按住Ctrl+滾動鼠標的中間的滾輪。
所以多人建議使用html em單位,對于用慣了px的人用em肯定不是很方便,這里提供一些轉換公式和對照表供大家參考:
px to em:Example: 12px / 16px = .75em
px to %:Example: 12px / 16px * 100 = 75%
px to pt:Example: 16px * 72 (72 points = 1 inch) / 96 (96 pixels per inch in Windows, 72 in Mac) = 12pt
em to px:Example: .75em * 16px = 12px
em to %:Example: .75em * 100 = 75%
% to px:Example: 75 * 16px / 100 = 12px
% to em:Example: 75 / 100 = .75em
pt to px:Example: 12pt * 96ppi / 72ppi = 16px
| Pixels | EMs | Percent | Points |
|---|---|---|---|
| 6px | 0.375em | 37.5% | 5pt |
| 7px | 0.438em | 43.8% | 5pt |
| 8px | 0.5em | 50% | 6pt |
| 9px | 0.563em | 56.3% | 7pt |
| 10px | 0.625em | 62.5% | 8pt |
| 11px | 0.688em | 68.8% | 8pt |
| 12px | 0.75em | 75% | 9pt |
| 13px | 0.813em | 81.3% | 10pt |
| 14px | 0.875em | 87.5% | 11pt |
| 15px | 0.938em | 93.8% | 11pt |
| 16px | 1em | 100% | 12pt |
| 17px | 1.063em | 106.3% | 13pt |
| 18px | 1.125em | 112.5% | 14pt |
| 19px | 1.188em | 118.8% | 14pt |
| 20px | 1.25em | 125% | 15pt |
| 21px | 1.313em | 131.3% | 16pt |
| 22px | 1.375em | 137.5% | 17pt |
| 23px | 1.438em | 143.8% | 17pt |
| 24px | 1.5em | 150% | 18pt |
最后DIVCSS5推薦使用PX像素為單位布局網頁:
個人認為現在用px做字體單位在IE下無法用瀏覽器字體縮放的功能的缺點已經不再是那么重要了。因為新版本ie7,ie8都已經支持整個網頁的縮放功能,包括火狐默認也是縮放整個網頁,而不是縮放css字體,沒那么單純的縮放字體大小還有什么重大的意義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