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ML基于更古老一些的語言SGML定義,并簡化了其中的語言元素。這些元素用于告訴瀏覽器如何在用戶的屏幕上展示數據,所以很早就得到各個Web瀏覽器廠商的支持。
HTML歷史上有如下版本: (推薦學習:html教程)
①HTML 1.0:在1993年6月作為互聯網工程工作小組(IETF)工作草案發布。
②HTML 2.0:1995年1 1月作為RFC 1866發布,于2000年6月發布之后被宣布已經過時。
③HTML 3.2:1997年1月14日,W3C推薦標準。
④HTML 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薦標準。
⑤HTML 4.01(微小改進):1999年12月24日,W3C推薦標準。
⑥HTML 5:HTML5是公認的下一代Web語言,極大地提升了Web在富媒體、富內容和富應用等方面的能力,被喻為終將改變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推手。
HTML在Web迅猛發展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有著重要的地位。但隨著網絡應用的深入,特別是電子商務的應用,HTML過于簡單的缺陷很快凸現出來:HTML不可擴展。HTML不允許應用程序開發者為具體的應用環境定義自定義的標記。HTML只能用于信息顯示。
HTML可以設置文本和圖片顯示方式,但沒有語義結構,即HTML顯示數據是按照布局而非語義的。隨著網絡應用的發展,各行業對信息有著不同的需求,這些不同類型的信息未必都是以網頁的形式顯示出來。
例如,當通過搜索引擎進行數據搜索時,按照語義而非按照布局來顯示數據會具有更多的優點。
總而言之,HTML的缺點使其交互性差,語義模糊,這些缺陷難以適應Inte]met飛速發展的要求,因此一個標準、簡潔、結構嚴謹以及可高度擴展的XML就產生了。
以上就是HTML的版本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 其它相關文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