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標簽使用中最常見到的錯誤之一就是隨意將HTML5的 section 等價于 div ——具體地說,就是直接用作替代品(用于樣式)。在XHTML或者HTML4中,我們常看到這樣的代碼:
!-- HTML 4-style code -- div id= wrapper div id= header h1 My super duper page /h1 Header content /div div id= main Page content /div div id= secondary Secondary content /div div id= footer Footer content /div /div
而現在在HTML5中,會是這樣:
請不要復制這些代碼!這是錯誤的!
section id= wrapper header h1 My super duper page /h1 !-- Header content -- /header section id= main !-- Page content -- /section section id= secondary !-- Secondary content -- /section footer !-- Footer content -- /footer /section
這樣使用并不正確:**
并不是樣式容器。**section元素表示的是內容中用來幫助構建文檔概要的語義部分。它應該包含一個頭部。如果你想找一個用作頁面容器的元素(就像HTML或者XHTML的風格),那么考慮如Kroc Camen所說,直接把樣式寫到body元素上吧。如果你仍然需要額外的樣式容器,還是繼續使用div吧。
基于上述思想,下面才是正確的使用HTML5和一些ARIA roles特性的例子(注意,根據你自己的設計,你也可能需要加入div)
section id= wrapper header h1 My super duper page /h1 !-- Header content -- /header section id= main !-- Page content -- /section section id= secondary !-- Secondary content -- /section footer !-- Footer content -- /footer /section
這樣使用并不正確:**
并不是樣式容器。**section元素表示的是內容中用來幫助構建文檔概要的語義部分。它應該包含一個頭部。如果你想找一個用作頁面容器的元素(就像HTML或者XHTML的風格),那么考慮如Kroc Camen所說,直接把樣式寫到body元素上吧。如果你仍然需要額外的樣式容器,還是繼續使用div吧。
基于上述思想,下面才是正確的使用HTML5和一些ARIA roles特性的例子(注意,根據你自己的設計,你也可能需要加入div)
body header h1 My super duper page /h1 !-- Header content -- /header div role= main !-- Page content -- /div aside role= complementary !-- Secondary content -- /aside footer !-- Footer content -- /footer /body
二、只在需要的時候使用header和hgroup
寫不需要寫的標簽當然是毫無意義的。不幸的是,我經常看到header和hgroup被無意義的濫用。你可以閱讀一下關于header和hgroup元素的兩篇文章做一個詳細的了解,其中內容我簡單總結如下:
header元素表示的是一組介紹性或者導航性質的輔助文字,經常用作section的頭部
當頭部有多層結構時,比如有子頭部,副標題,各種標識文字等,使用hgroup將h1-h6元素組合起來作為section的頭部
header的濫用
由于header可以在一個文檔中使用多次,可能使得這樣代碼風格受到歡迎:
請不要復制這段代碼!此處并不需要header – header h1 My best blog post /h1 /header !-- Article content -- /article
如果你的header元素只包含一個頭部元素,那么丟棄header元素吧。既然article元素已經保證了頭部會出現在文檔概要中,而header又不能包含多個元素(如上文所定義的),那么為什么要寫多余的代碼。簡單點寫成這樣就行了:
article h1 My best blog post /h1 !-- Article content -- /article
的錯誤使用
在headers這個主題上,我也經常看到hgroup的錯誤使用。有時候不應該同時使用hgroup和header:
如果只有一個子頭部
如果hgroup自己就能工作的很好。。。這不廢話么
第一個問題一般是這樣的:
請不要復制這段代碼!此處不需要hgroup – hgroup h1 My best blog post /h1 /hgroup p by Rich Clark /p /header
此例中,直接拿掉hgroup,讓heading果奔吧。
header h1 My best blog post /h1 p by Rich Clark /p /header
第二個問題是另一個不必要的例子:
請不要復制這段代碼!此處不需要header – hgroup h1 My company /h1 h2 Established 1893 /h2 /hgroup /header
如果header唯一的子元素是hgroup,那還要header干神馬?如果header中沒有其他的元素(比如多個hgroup),還是直接拿掉header吧。
hgroup h1 My company /h1 h2 Established 1893 /h2 /hgroup
三、不要把所有列表式的鏈接放在nav里
隨著HTML5引入了30個新元素(截止到原文發布時),我們在構造語義化和結構化的標簽時的選擇也變得有些不慎重。也就是說,我們不應該濫用超語義化的元素。不幸的是,nav就是這樣一個被濫用的例子。nav元素的規范描述如下:
nav元素表示頁面中鏈接到其他頁面或者本頁面其他部分的區塊;包含導航連接的區塊。
注意:不是所有頁面上的鏈接都需要放在nav元素中——這個元素本意是用作主要的導航區塊。舉個具體的例子,在footer中經常會有眾多的鏈接,比如服 務條款,主頁,版權聲明頁等等。footer元素自身已經足以應付這些情況,雖然nav元素也可以用在這里,但通常我們認為是不必要的。
關鍵的詞語是“主要的”導航。當然我們可以互相噴上一整天什么叫做“主要的”。而我個人是這樣定義的:
主要的導航
站內搜索
二級導航(略有爭議)
頁面內導航(比如很長的文章)
既然并沒有絕對的對錯,所以根據一個非正式投票以及我自己的解釋,以下的情況,不管你放不放,我反正不放在中:
分頁控制
社交鏈接(雖然有些社交鏈接也是主要導航,比如“關于”“收藏”)
博客文章的標簽
博客文章的分類
三級導航
過長的footer
如果你不確定是否要將一系列的鏈接放在nav中,問你自己:“它是主要的導航嗎?”為了幫助你回答這個問題,考慮以下首要原則:
如果使用section和hx也同樣合適,那么不要用nav — Hixie on IRC
為了方便訪問,你會在某個“快捷跳轉”中給這個nav標簽加一個鏈接嗎?
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不”,那就跟鞠個躬,然后獨自離開吧。
相信看了這些案例你已經掌握了方法,更多精彩請關注php 其它相關文章!
相關閱讀:
插入表單時怎樣處理form上下空出一行
如何用html的title屬性實現鼠標懸停顯示文字
以上就是一定要注意常見的3種HTML5錯誤用法的詳細內容,其它編程語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