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這款軟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小編也曾多次分享過使用這款軟件制作出各種特效的教程。今天小編再教大家使用Ps來制作濕玻璃效果。什么是濕玻璃效果呢?效果如下面的第二張圖所示,這個特效被頻繁運用到各大媒體行業,小編經常看見有文章配圖、壁紙、頭像等等都有使用。大家跟著下面的教程一起動手做一做吧!
原圖:

效果圖:


大小:277 MB版本:精簡版環境:WinXP, Win7, Win8, Win10, WinAll
1、選擇一張你喜歡的照片使用Ps打開。在開始之前要檢查兩個方面:照片應該是RGB顏色模式和8位/通道;照片應該是背景圖層。

2、選擇“ 背景”圖層后,按“Ctrl+J”復制圖層。轉到圖層>重命名圖層...并將重復的圖層重命名為原始圖層。 確保只選擇了原始圖層,然后按Ctrl+-G將其添加到新組。轉到圖層>重命名組...并將組重命名為“ 濕玻璃”。

3、選中原始圖層,使用快捷鍵“Ctrl+J”復制圖層。轉到圖層>重命名圖層...并將重復的圖層重命名為“ 模糊”。依次點擊“濾鏡”-“模糊”-“高斯模糊”,輸入半徑:8像素 ,然后單擊“確定”。


4、轉到圖層>圖層蒙版>顯示全部以將圖層蒙版添加到模糊圖層。

5、轉到圖層>新建圖層...以在模糊上面添加一個新圖層。 將新圖層命名為水滴。

6、選擇原始圖層,然后按“Ctrl+J”復制圖層。 將新復制的圖層拖到“ 水滴”圖層上方。轉到“ 圖層”>“創建剪輯蒙版” ,將覆蓋圖層作為剪貼蒙版添加到“ 水滴”圖層。

7、選擇水滴層。用距形選框工具在畫面上畫上長方形選區,到選擇>修改>平滑... , 輸入半徑:10像素 ,然后單擊“確定”。


8、使用快捷鍵“Alt+Delete”或“Ctrl+Delete” ,使用前景色填充選擇。 按“Ctrl+D”取消選擇當前選擇。

9、使用相同步驟增加更多水滴。

10、轉到濾鏡>扭曲>波浪...并輸入以下值:

現在,轉到濾鏡>扭曲>波紋...并輸入以下值:

展示效果:

11、轉到“ 圖層”面板 ,創建“ 水滴”的圖層蒙版。按鍵盤上的D可重新選擇色板。轉到濾鏡>渲染>分層云彩 。

12、使用快捷鍵“Ctrl+L”調出色階調整窗口。 將突出顯示級別更改為150 ,然后單擊“確定” 。

13、按“Ctrl+A”選擇整個畫布區域。然后轉到選擇>變換選擇 。 在“ 中心”保持參考點位置 ,并輸入寬度:50%和高度:50%。 單擊回車鍵確認。

接下來,轉到選擇>修改>平滑...并輸入半徑:100像素 ,然后單擊確定 。
然后轉到選擇>修改>羽化...并輸入羽化半徑:40像素 ,然后單擊確定 。

14、選擇水滴層的層蒙版 ,按鍵盤上的D可重設色板( 確保 前景色 為 白色 ;轉到編輯>填充... ,然后選擇內容:前景顏色和不透明度:92% 。單擊“確定”。

15、選擇水滴層縮略圖選擇圖層的RGB通道。按“Ctrl+T”自由變換對象。 保持參考點位置在中心 ,并輸入寬度:110%和高度:110% 。單擊回車鍵確定。


效果展示:

16、打開濕玻璃圖片,調整大小到合適的位置。

17、轉到圖層>重命名圖層...并將圖像層重命名為濕玻璃面板 。雙擊打開圖層樣式并選擇混合選項...。 設置混合模式:強光和 不透明度:62% 。單擊“確定”確認。

18、轉到圖層>新建調整圖層> 自然飽合度 , 輸入-54的自然飽合度。


19、選擇原始圖層,然后按“Ctrl+J”復制圖層。 轉到圖層>重命名圖層...并將重復的圖層重命名為“ 模糊平均” 。轉到濾鏡>模糊>高斯模糊... ,輸入半徑:25像素 ,然后單擊“確定” 。

20、再次選擇原始圖層,然后按“Ctrl+J"復制圖層。轉到圖層>重命名圖層...并將重復的圖層重命名為“ 模糊平均” 。轉到濾鏡>模糊>高斯模糊... ,輸入半徑:10像素,然后單擊“確定” 。

轉到圖層面板,現在,我們有三個不同的模糊強度層,可以通過切換眼球圖標輕松打開/關閉。

21、選擇原始圖層,然后按鍵盤上的D鍵重置色板。選擇浙變層,然后轉到圖層面板新建 一層, 將其命名為浙變然后單擊確定 。
輸入以下值: 樣式:徑向 , 角度:90 , 比例:250% ,檢查反向 ,然后單擊確定 。 從下拉菜單中將圖層的混合模式更改為軟光 。


22、轉到圖層>新建調整圖層>亮度/對比度... ,入值亮度:5和對比度:10 。
轉到圖層>新建調整圖層>曲線...。
轉到圖層>新建調整圖層> 自然飽和度 ... ,入值自然飽和度:+5 。
轉到圖層>新建調整圖層>色階...。




“圖層”面板結構:

最終效果展示:

以上就是關于使用Ps制作濕玻璃效果的全部步驟了,感興趣的同學快自己動手做一做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