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C++對cin輸入字符的判斷及分段函數處理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這兩個本來也不是什么問題,然而真正遇到還是有地方可以研究的。首先是C++對于cin輸入的判斷,有時候你定義了一個整形,然后就是有些人就喜歡給你亂輸個字符串進去,你必須處理一下,這里不像Java用拋出異常處理用戶輸入,也不像JavaScript用isNaN來判斷,對此可參考前面的一篇《JavaScript對數字的判斷與處理實例分析》。C++是用cin.fail()來判斷。
至于分段函數的處理,比如要你完成如下的一個分段函數:

大多數人第一個想法,就是寫一大堆if~else if~else來整,其實用?:問號冒號三目條件運算符,配合switch-case-break來搞,更加清晰哦。
上述的分段函數可以劃分成如下的3個情況:

因此就得到如下的代碼:
#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main(){  int x,y;  cout<<"x=";  cin>>x;  //處理亂輸入!  while(cin.fail()){//如果cin出現了問題,那么cin調用fail()就會返回真,也就是說進入循環中    cin.clear();//復位標志,將流cin中的所有狀態值都重設為有效狀態    cout<<"鍵入的數據類型與定義的數據類型不匹配,請重新輸入"<<endl;    cin.ignore(10000,'/n');//清空上次輸入,cin.ignore(10000,'/n');表示:如果輸入流的前一百的字符內存在/n的話,那么在/n 前的字符全部忽略掉,/n之后的字符依然有效    cout<<"x=";    cin>>x;//重新輸入x  }  int flag=(x<0)?0:(x<3)?1:2;//x<0嗎?是,則為情況0,否,判斷x<3嗎?是,則為情況1,否,為情況2。再有就在這個問號冒號三目條件運算符下累加下去  switch(flag){//是switch-case-break結構,不要記switch-case結構,這樣常常會忘掉break的。  case 0:    y=x;    break;  case 1:    y=3*x;    break;  case 2:    y=2*x;    break;  }  cout<<"y="<<y<<endl;}運行結果如下:

這里,由于?:問號冒號三目條件運算符與switch-case-break幾乎在各大編程語言都是存在的,因此,可以據此推廣到部分出現多條件分支的場合。在出現多條件分支的場合,可以考慮上述寫法。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C++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